在一个夜晚,在夜深人静,月明星稀之时,我努力靠近炉火,靠近一张单薄的书桌,靠近一摞或厚实或轻薄的书籍。
“谁能在这个时代与我共享贫穷……”我在纸上这样写道。我思考着生活。
能够富足,是我们的梦想,它甚至是我们每一个人深藏于心的渴望。所以,当我们看见有些腰缠万贯的富足者在我们的眼前摆弄起他们的阔绰和自豪时,我们顿时觉得自己的日子和生活显得那样的捉襟见肘,底气不足,我们会对自己衣服上的皱折与毛边耿耿于怀,我们会对简陋的房屋和廉价的陈设自感惭愧,我们开始对手边的每一件器皿的优劣愤愤不平。我们显得易怒、易躁,对身边的人和事瞧着不顺眼,干什么都不顺心……
然而,这并不是全部的生活,或者说是生活的全貌。
更多的人在我们的牢骚和怨恨之外行走着,或顶烈日或冒寒风地为生计奔走。他们默不作声,但不能说明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与磨难就比我们少。很可能他们在急切的奔走中已包含着亲人被病魔纠缠的痛苦、儿女下岗的焦虑、孩子嗷嗷待哺的无奈,他们准时地出现在田边、地头、菜市场、办公室,或者挤上一列火车,或者在努力地将一辆人力三轮车蹬向一道斜坡的顶点——用汗和血领取着生活的酬金,用角和元来计数钞票,你听见他们说什么了吗?
贫穷也是我们要有勇气去面对的生活。
生活虽然不会很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但我们倘若抱怨太多、愤慨太多、怨火太多,我们损失不了生活的一丝一毫,相反,会使我们自己元气大伤,从而让生活本身也离开我们。
所以我要说:相信生活。
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不是完全由我们看到的现象——富有或贫穷构成。一个时代的演进恰如一个人的成长。它有时会远离公众和人心。它没有终结,只有过程,但终究,它还要回到正路上——思考与经历磨难之后认准的方向——公正、平等、和谐、美好上来。
所以我又说:善待生活。
我们现在拥有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就牢牢地抓住什么样的生活,然后不悲不怨、不羡不弃地去拥有它,彻头彻尾地享用它。我想会有一天,生活与时代会为我找回一个真实而又生动的自我,同时还我一个富足而又充实的人生。
作者: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