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心者定律之踢猫效应-甘肃金山集团
新闻搜索:
  首 页 关于金山 金山组成 新闻中心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企业内刊 员工天地 常用下载 English
 
企业内刊

《金山人》2023年1月刊
《金山人》2022年9月刊
《金山人》2022年7月刊
《金山人》2022年5月刊
《金山人》2022年3月刊
《金山人》2022年1月刊
《金山人》2021年11月刊
《金山人》2021年9月刊
《金山人》2021年7月刊
《金山人》2021年5月刊
《金山人》2021年3月刊
《金山人》2021年1月刊
《金山人》2020年11月刊
《金山人》2020年9月刊
《金山人》2020年7月刊
《金山人》2020年5月刊
《金山人》2020年3月刊
《金山人》2020年1月刊
《金山人》2019年11月刊
《金山人》2019年9月刊
《金山人》2019年7月刊
《金山人》2019年5月刊
《金山人》2019年3月刊
《金山人》2019年1月刊
《金山人》2018年11月刊
《金山人》2018年9月刊
《金山人》2018年7月刊
《金山人》2018年5月刊
《金山人》2018年3月刊
《金山人》2018年1月刊
《金山人》2017年11月刊
《金山人》2017年9月刊
《金山人》2017年5月刊
《金山人》2017年3月刊
《金山人》2017年1月刊
《金山人》2016年11月刊
《金山人》2016年8月刊
《金山人》2016年1月刊
《金山人》2015年10月刊
《金山人》2015年5月刊
《金山人》2015年1月刊
《金山人》2014年8月刊
《金山人》2014年3月刊
《金山人》2014年1月刊
《金山人》2013年11月刊
《金山人》2013年9月刊
《金山人》2013年7月刊
《金山人》2013年5月刊
《金山人》2013年3月刊
《金山人》2013年1月刊
《金山人》2012年11月刊
《金山人》2012年9月刊
《金山人》2012年7月刊
《金山人》2012年5月刊
《金山人》2012年3月刊
《金山人》2012年1月刊
《金山人》2011年11月刊
《金山人》2011年9月刊
《金山人》2011年7月刊
《金山人》2011年5月刊
《金山人》2011年3月刊
《金山人》2011年1月刊
《金山人》2010年11月刊
《金山人》2010年9月刊
《金山人》2010年7月刊
《金山人》2010年5月刊
《金山人》2010年3月刊
《金山人》2010年1月刊
《金山人》2009年11月刊
《金山人》2009年9月刊
《金山人》2009年7月刊
《金山人》2009年5月刊
《金山人》2009年3月刊
《金山人》2009年1月刊
《金山人》2008年11月刊
《金山人》2008年9月刊
《金山人》2008年7月刊
《金山人》2008年5月刊
《金山人》2008年3月刊
《金山人》2008年1月刊
《金山人》2007年11月刊
《金山人》2007年9月刊
《金山人》2007年7月刊
《金山人》2007年5月刊
《金山人》2007年3月刊
《金山人》2007年1月刊
当前位置:首 页 >> 企业内刊 >> 《金山人》2007年3月刊 >> 正文

劳心者定律之踢猫效应


点击数:[1393] 更新时间:[2007/8/13]  字体:[大] [中] [小]

某天,公司经理正在气头上,恰好主管来请求工作,于是他满面怒容将主管斥责一番。主管莫名其妙,又怒气冲冲地将前来汇报工作的秘书训了一顿。秘书无缘无故被训,把这股恶劣的情绪带回了家,训斥了扑在她怀里调皮捣蛋的儿子。儿子受了委屈,只能向更弱者发火,趴在一旁睡懒觉的猫便成了出气筒。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者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过程。这就涉及到一个“风度”问题。

古人云:克己,复礼。克己,就是遇事从容,能理智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复礼,就是与人为善,给周边疲倦的心录以慰藉与鼓励。

有位高僧在外出云游前把自己酷爱的摆满院子的兰花托付给弟子,嘱咐他悉心照料。谁知一天晚上弟子忘了将兰花搬回室内,恰巧风雨大作,原来开得正艳的兰花被打得七零八落。弟子忐忑不安地等待师傅的责骂。僧人云游回来,得知缘由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弟子从中得到启发,幡然悟道。

的确,在竟争白热化的今天,时时保持豁达的资态很有意义。然而,在压力下还能保持风度,就意味着对自己心理弱点的克服,意味着人格魅力的提升。

“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请带快乐回家。”一位家庭主妇在她家的房门上挂了这么一块木牌。在她的家中,男主人一团和气,孩子大方有礼,一种温馨、和谐和气氛充盈着整个空间。

问起那块木牌,女人笑笑,解释说:“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了一张充满疲惫的脸、一副紧锁的眉头、一双忧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孩子、丈夫看到这副愁眉苦脸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我对面也是这副面孔,又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这些在我原来认为是他们不对的事实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竟是我自己。当晚我便和丈夫长谈,第二天就写了一块牌钉在家门上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人不只是我自己,而是全家人……”

主妇不经意间的一句平白、朴实的话,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家庭又焕发出生机。如果我们稍稍用心,把这种豁达和体恤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踢猫”这条恶劣的传递链就能被截断了。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用户名:
密  码:

 

Copyright © 2007-2008 甘肃金山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中国.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250号(时代广场12楼) Tel:0931-8477176 E-mail:master@gsjsjt.com
网站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090043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