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家往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轻易地跳了出来。再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结果它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最后,这只跳蚤变得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周之后取下盖子,跳蚤却再也跳不出来了。道理很简单,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目标高度,而且适应了它,不再改变。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梦想,不是追不到,而是因为心里已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使他们受限,看不到未来确切的努力方向。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3个泥瓦匠:“你们在干什么?”甲说:砌墙。乙说:挣钱。丙说: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建筑。后来前两位碌碌无为,只有第三位成了知名的建筑师,因为他清楚自己砌每一块砖这一小目标同未来一座宏伟建筑之间的关系。
在美国,有一个声望极高的奖项——美国国家质量奖,它象征着美国企业界的最高荣誉,赢得此奖的企业必须是能生产全国最高质量产品的企业。为赢得该项奖,摩托罗拉公司从1981年就加入了竞争。该公司派一个小组,分赴世界各地考察表现优异的制造厂商,力求大幅降低工作中的错误率,结果不合格品率降低了90%。但摩托罗拉公司仍不满意,又设定了新的目标:所生产电话的合格率达到99.997%。1988年,66家公司竞争美国国家质量奖,摩托罗拉以绝对优势轻松夺魁。这就是目标的效力: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想改变自己处境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将其转化为一个个清晰而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息。有的人曾有过目标,但像杯中的那只跳蚤一样,因为外力的作用,后来发生了改变。结果,这些人的欲望最终仅仅是欲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