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得空回家一趟,不禁被院子外围的树木所吸引,眼球被大块的绿色所充盈,郁郁葱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顿时觉得春天离我们是如此的近,近在咫尺,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我情不自禁得伸开双臂,大口地呼吸着大自然赋予的特殊味道,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可就在我转身间,一棵碗口粗细的枯树出现在我的面前,旁边有一棵跟它一般粗细的树,它们离得很近,差不多有两个拳头的距离。我顿时产生了好奇,如此繁荣的景象中难道还有这等枯败的现象?是两棵树木本来一起栽的,等长得大些,由于距离太近,不得不舍弃一棵还是另有原因?我的思绪在想象的空间里四处碰撞,却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不得不请教岳父和岳母。只听得岳母说:那棵树长弯了,我们在它旁边载了一根杆,慢慢它就顺着这根笔真的杆子又长直了。仔细一看,还真是,树颈的位置有点弯,好在树头已经长端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在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一个举动里却蕴含了如此深刻的一个道理,难道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吗?我不禁被庄稼人的智慧所折服。
为什么树有了榜样就能“改斜归正”而人却不行呢(至少是大多数的人)?原来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和怎么树立榜样也是有学问地。
就拿这棵树来说,刚长弯的时候就得给它立一个榜样,此榜样距离树要近,也不能影响其正常生长,而且要比其高、直、粗,但也不能太高大,否则会适得其反。因为当树立的榜样过于伟大的时候,会让其觉得遥不可及,甚至会因此而失去长高长大的信心。人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的榜样(偶像)不是伟人就是圣人,那充其量是个理想而已,为什么不给自己树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追得上的榜样呢?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务实、奋进,超越一个榜样,再树立起新的榜样。
我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
■文/牧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