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非一个纯粹的环保主义者,因为我并不能真正做到时时刻刻都有环保的行为。这让我在此说“环保”多多少少有些惭愧。
大的方面,退耕还林咱说不上什么,小的方面又不知该说哪个。昨天乘公交车去办事,我前面坐了一位穿着打扮很显身份的女士,刚上车就接电话,本来这跟咱有什么关系呢,人家接人家电话,咱坐咱的车呗,可她那个声音大的哟!不由得你不去听她所说的内容。可是话语中又带着些不干不净的词语,这可真怪不得别人,其实谁愿意听呢,还不是没招嘛!我就在想,这也算是一种“污染”吧,不敢说是噪音污染,也算是声音污染吧。这还没想明白,这女士可好,那头又开始大嗑瓜子、扔瓜子皮了,只听得那有规律的声音循序上演,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有人咳嗽,有人扭头,更有人干脆看几眼。这人可真行,愣是没当回事,依旧我行我素,那脸皮可真厚。
我认为人的许多行为都会因为一些其它的因素而改变。国家这几年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也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各种环保组织及环保人士,可见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而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也许随着环保以及环境的变好而促使自己改掉一些不环保、不文明的做法。例如,当你走在大城市干净整洁的广场,你一定不会将你手中多余的东西随手弃之,一定会找一个造型还不错的垃圾筒将其放入,然后在别人赞许的目光中潇洒的转身离去;反之,如果你置身于周边环境本身就已经遭受严重污染的地方,你一定不屑于再多扔一片垃圾,因为你会觉得反正这儿已经这样了,多一点少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幸好此时能够反省,不知为时晚否?
就先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吧,这绝不是唱高调,只是为了让我们每个人生活得更加舒适,环境更加文明、更加从容一些而已。
——刚玉萍(金圣公司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