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宠的是仇人,训的是孝子”。这句话是我在小学时老师曾在班会上总结的。他说的是在一次回家的路上,碰到班上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平时在各方面老师都很照顾她,但出乎意料的是她老远见到老师后,很快就避开了,让老师心里很不舒服;而当他再次遇见班上一位学习差,经常挨训的学生时,这位学生表现的非常热情,极力邀请上她家坐坐。事后老师反思了许久,得出了文头的结论。其实细细想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人们在溺爱中往往失去辨别是非、轻重的本能,滋生优越于外界事物的意识,使之有过分的优越感而渐渐找不到懂事、理性的自己。在一贯的宠爱中,让他们找到了一把有力无形的保护伞,在这把伞下能“遮风避雨”,然而“细皮嫩肉”的生活,使他们养成一种不思进取,只图享受的习惯。这也是对80、90后真实的生活和成长环境的写照。
对宠爱的结果其实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金融危机袭卷全球,曾经张狂一时的美国汽车“三巨头”面临倒闭的危险,不得不向美国政府要钱了。这里面有一个戏剧性的情节:当三巨头来国会要钱时,有议员提出质疑:“你们有谁是坐航班来的?”三人没有一位回答。因为他们都是乘坐自己的专机赶来的,要知道专机的这项费用就是两万美元。140亿美元的要款被参议院否决后,三位巨头总裁感觉势态不对,第二次都是乘坐自己品牌汽车从800公里外的地方赶来。其实了解美国汽车三巨头的历史和美国以往对汽车业的政策,我们就不足为奇。为什么呢?都是娇惯的结果!
70年代和80年代的几次危机,如日本,韩国汽车对美国市场的巨大冲击,都是由美国政府出面,以减少日本汽车的进口量来保证美国汽车的销售,而不是通过汽车业自身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来实现自我发展。在油价飙升、能源紧缺的时代,美国汽车业仍我行我素,以大排量汽车来傲视小排量汽车为“甲壳虫”。市场是无情的,不会以美国政府的庇护而偏爱“三巨头”,在这种全球性金融危机来临时,它难免遇难。最后还得由美国政府来买单。这是美国政府对汽车业的溺爱惹的祸,还是汽车三巨头在安乐中不思进取,过分的优越和依赖而招来的灭顶之灾呢?真是让人深思啊!
平静的水面锻炼不出矫健的水手,平静的生活也很难有精彩的人生。虽然没有人会喜欢大起大落的人生,但在经历大起大落之后的人,往往会大彻大悟,明白许多以前无法明白的人生哲理。虽然没有人希望自己遭遇挫折,但是如果遇到了,在听了我刚才所讲的故事之后,您是否会坦然面对、越挫越勇呢?
■文/刚玉萍 金圣公司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