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大年初一的列车上旅行,心头别有一番滋味!
回家的感觉真好!
和往年一样,有的拉箱,有的挎包,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座座快速后移的山峦,一棵棵迅速消失在身后的白杨树……有一种孤寂,一种落寞。
而今,不一样的是游子的心境(去年我结了婚,圆了父母的儿媳梦,父母心情和身体都较以前好多了)。今年我仍是一人回家,然而心情是畅快着、感动着、激昂着……再有二十多个小时就能见到年迈的双亲了,就能吃上母亲亲手为我做的馒头、面条和饺子了,还有炸鱼、炸茄盒、炸红薯……
喝着家乡的水,饮着家乡的酒,说着过去的事,和父亲一同站在田埂上,说起去年的收成,展望今年的年景,拉着父亲苍劲而长满厚茧的手,看着父亲渐秃的头顶和刻下岁月痕迹的双鬓,不禁要感概岁月如梭、人生如白驹过隙了。
在我还沉浸在无限的想像中时,我已经坐上了回家的客车,还是那条黄河源远流长,经久不息,滚滚东流;还是路旁那些挺拔的白杨树,在春天即将来临时,蓄势待发!还有那连绵成畦的冬麦苗,在这略显萧索的视野里,显示出她独有的绿。
又听到了那熟悉的乡音:“你到哪里去来?”“我到县城亲家去了”“你吃饭了么?”“吃了”“你干么去来?”“我到俺大爷家了……”一声声,一句句,那么亲切,多么自然!这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哟,回家的游子该怎样报答您的养育?怎样为你的明天而奉献我的绵薄之力呢?
记得小时候唱过的歌:“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如今的家乡,乡亲们通过搞乡镇企业,通过外出劳务,通过发展养殖业,通过搞大棚经济作物等等,几乎家家都改变了面貌,除了大瓦房外,有的还自己盖起了二层楼房,有的还在县城或省城买了楼房……家乡旧颜换新妆,家乡的人积极奔小康,父老乡亲们迎来的都是蜜一样的好日子!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