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混凝土的早期养护,通常提到较多的是混凝土养护时间的延续问题,如混凝土浇筑后3天或7天之内的养护,而对其浇筑成型后24小时内养护问题相对讨论较少。这里提出这一问题的讨论,是因为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此段时间的养护,对它后期抗压强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混凝土浇筑后开始最迟的养护时间,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标准规定:“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规定:“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尽管规范、标准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时间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在施工现场还会遇到一些施工人员对新浇筑的混凝土构件,不论是太阳暴晒的炎热夏天还是阴冷的冬天,往往置六、七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进行养护,同时还有一些取样人员,因各种原因,对标准混凝土试件成型后,置施工现场露天20多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脱膜后才进行养护,致使一些试件脱膜时因露天搁置时间过长轻者表面发白,重者因失水过多发白层已透入混凝土试件表层10mm以下深度。
人们都知道对已浇筑的混凝土构件或试件得不到及时的养护,会对其抗压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尽一步弄清这种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的两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1、水泥加水后水化作用的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与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这里通过对祁连山牌硅酸盐P.II型52.5级水泥和普通硅酸盐42.5级水泥在22±1℃环境温度下,测得加水拌合后52.5级水泥经91min温度开始升高,42.5级水泥经150min温度开始升高,可以确定饮水后防热初始温度较低,不可测因素实际水化时间还要早于上述时间。
2、混凝土结合水与养护水的依存关系
通过试验表明,混凝土浇筑后的潮湿状态养护是为了抑制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使水化作用更充分进行,而非补充水化用水量。从下图试件龄期质量变化关系曲线图可以看出a试件因养护到位,内部水分未蒸发,质量损失不明显,b试件因未采取任何养护措施内部水分蒸发较多,质量损失比较明显。
以下两种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水泥加水后水化反应的开始时间,还是养护水与拌合水的依存关系,混凝土浇筑后进入湿养护的时间必须及早进行。
——金圣检测公司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