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公司服务的客户中,黄家庄搅拌站附近的工地有4个,其中酒钢集团榆中钢厂最近。榆钢有一条自己修建的土石路,直通金崖镇桥头。我公司驾驶员为了节约油料、减小车辆的磨损,加快运输和浇筑时间,于是经常在这条路上走捷径,通常每趟能节约2公里的路程。
但是,当我们考虑自己得与失的时候,是否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到什么?榆钢项目部办公室就设在道路边沿,车辆驶过,尘土夹杂在马达声、鸣笛声中飞扬,直灌项目部办公室,不但造成空气、噪音污染,也给对方的正常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因此也引来对方的不满,甚至禁止我们在此路通行。
试想,如果我们的驾驶员,在借道运输之前,或是浇水潮湿地面,或是减速放慢前行,或是尽量减少鸣笛,都可以减少和缓解污染,使项目部工作人员不至于干涉和阻挠,从而达到我们节油节时的目的。一个朴素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处事原则,到我们这里,却需要在对方提出指责和勒令停行后再行之,甚至还有驾驶员不予配合的现象出现。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帮互助的关系,你对他人多一份理解,那么他人会对你多一份宽容、支持和帮助。如果我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同时付之行动,那么你借道之举才会变成情理之中的,完美无缺的。
■文/刘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