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二则…-甘肃金山集团
新闻搜索:
  首 页 关于金山 金山组成 新闻中心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企业内刊 员工天地 常用下载 English
 
企业内刊

《金山人》2023年1月刊
《金山人》2022年9月刊
《金山人》2022年7月刊
《金山人》2022年5月刊
《金山人》2022年3月刊
《金山人》2022年1月刊
《金山人》2021年11月刊
《金山人》2021年9月刊
《金山人》2021年7月刊
《金山人》2021年5月刊
《金山人》2021年3月刊
《金山人》2021年1月刊
《金山人》2020年11月刊
《金山人》2020年9月刊
《金山人》2020年7月刊
《金山人》2020年5月刊
《金山人》2020年3月刊
《金山人》2020年1月刊
《金山人》2019年11月刊
《金山人》2019年9月刊
《金山人》2019年7月刊
《金山人》2019年5月刊
《金山人》2019年3月刊
《金山人》2019年1月刊
《金山人》2018年11月刊
《金山人》2018年9月刊
《金山人》2018年7月刊
《金山人》2018年5月刊
《金山人》2018年3月刊
《金山人》2018年1月刊
《金山人》2017年11月刊
《金山人》2017年9月刊
《金山人》2017年5月刊
《金山人》2017年3月刊
《金山人》2017年1月刊
《金山人》2016年11月刊
《金山人》2016年8月刊
《金山人》2016年1月刊
《金山人》2015年10月刊
《金山人》2015年5月刊
《金山人》2015年1月刊
《金山人》2014年8月刊
《金山人》2014年3月刊
《金山人》2014年1月刊
《金山人》2013年11月刊
《金山人》2013年9月刊
《金山人》2013年7月刊
《金山人》2013年5月刊
《金山人》2013年3月刊
《金山人》2013年1月刊
《金山人》2012年11月刊
《金山人》2012年9月刊
《金山人》2012年7月刊
《金山人》2012年5月刊
《金山人》2012年3月刊
《金山人》2012年1月刊
《金山人》2011年11月刊
《金山人》2011年9月刊
《金山人》2011年7月刊
《金山人》2011年5月刊
《金山人》2011年3月刊
《金山人》2011年1月刊
《金山人》2010年11月刊
《金山人》2010年9月刊
《金山人》2010年7月刊
《金山人》2010年5月刊
《金山人》2010年3月刊
《金山人》2010年1月刊
《金山人》2009年11月刊
《金山人》2009年9月刊
《金山人》2009年7月刊
《金山人》2009年5月刊
《金山人》2009年3月刊
《金山人》2009年1月刊
《金山人》2008年11月刊
《金山人》2008年9月刊
《金山人》2008年7月刊
《金山人》2008年5月刊
《金山人》2008年3月刊
《金山人》2008年1月刊
《金山人》2007年11月刊
《金山人》2007年9月刊
《金山人》2007年7月刊
《金山人》2007年5月刊
《金山人》2007年3月刊
《金山人》2007年1月刊
当前位置:首 页 >> 企业内刊 >> 《金山人》2010年7月刊 >> 正文

短文二则…


点击数:[1456] 更新时间:[2010/8/17]  字体:[大] [中] [小]

【善待失意】   /文:马斌(金山建筑)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失意”这个词并不陌生,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体会过这种意境。常说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也是如此,情场失意,朋友失和,亲人反目,工作不得志……类似的事情总会不经意纠缠上你。此时你的情绪可能跌至低谷,其实,生活中的低谷就像行走在马路上遇到的红灯一样,不防把它看作是为了维持我们人生的某种秩序,不防利用这段时间做个短暂的休息,放松绷紧的神经,为绿灯亮时更好地前行做准备。若没有这样的红绿灯,或许某个时候,人生的道路会突然堵车,给你措手不及,让你无所适从。

  古人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而人生失意时也不能停下脚步,应该积极进取,山不过来不妨你过去。处于人生的低谷、悲观、痛苦、怨天尤人都没有用,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越是逆境,我们越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妨利用这个机会反省一下,重新认识自己,让心情归于平静,重新鼓起勇气走出低谷。

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点,是一种进步,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超越。 历史上许多伟人,许多有成就者,都有过失意的时候,但他们都能失意不失志,都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司马迁曾因李陵一案而官场失意,但他没有被打垮,反而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世之作。试想如果他当时就这样放弃了,还会有这旷世奇作吗?

失意并不可怕,只要及时省悟,痛定思痛,你就会踏上另外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失意时最忌情绪低落,最忌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学会善待失意,才能走出人生的低谷,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呵护】   /文:张爱成(金太阳)

每当经过小学校门时,会看到若干家长默默地站在校门两侧,孩子们欢叫着、蹦跳着跑出来,几乎所有的书包倾刻间便转移到大人们的手中,孩子跟着家长笑着往家中走去……

呵护像一顶美丽的伞,更像一把精致的摇篮,对于还没有成人的儿童而言,它的确让人感到无比的依恋和温馨,但是当你的孩子长大成人面对社会时,家长又有何能力呵护?恐怕此时孩子只能睁大迷茫的眼睛问自己:我该怎么办?

所以,我很赞同学校门前的一条标语“孩子能自理,家长请止步。”无论今天父母怎样竭尽全力地帮你的孩子,总有一天,他们要离开你去开辟自己的生活,那时你现在的呵护将会被证明,其实对孩子是有害的溺爱。

让孩子坚定地走出呵护的保护伞,遇到坎坷迈过去,跌倒之后爬起来,只有不畏艰苦努力攀登的人,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生活才会更加灿烂。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用户名:
密  码:

 

Copyright © 2007-2008 甘肃金山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中国.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250号(时代广场12楼) Tel:0931-8477176 E-mail:master@gsjsjt.com
网站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090043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