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一大片的红、粉、白在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心里怀着小小的吃惊,眼望着那些没有绿叶陪伴依然在瑟瑟寒风中释放自己传奇的小花,我有着说不出的喜悦和感动。风儿也为之起舞,卷着清香一阵一阵袭来。吸,使劲吸,再使劲吸……噢,梅花,是梅花!也只有梅花,才能在如此的季节里创造生命的奇迹。
冬,千花萎谢,万木凋零。此时的她没有春的生机盎然、没有夏的姹紫嫣红、更没有秋的硕果累累。不过,也只有在这别具一格的季节里才能见到傲然挺立的梅。大概因为她开在寒冬腊月吧,所以迎接她的不是温暖的阳光,而是凛冽的北风;滋养她成长的不是风和日丽,而是冰天雪地,可能也正是因为她接受了与众不同的待遇,所以,她没有玫瑰的绚丽多姿、没有牡丹的万紫千红、没有荷花的淡雅幽香,但她却有着超凡脱俗的傲骨。
“梅、兰、竹、菊”称之为“四君子”,梅居首。自古至今,中国人对梅的喜爱和赞美从未停止过,足以看出,她所带给人们的精神寓意远远超过了她本身所具有的美丽。人们常爱用“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古诗来表达对晚辈的勉励,区区七个字将梅花具有的高尚品质深刻的表现出来:默默无闻、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坚强不屈,是高洁、傲骨的象征。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一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将梅化身为春的使者,她不畏严寒,与风雪争斗、与冰霜厮杀,她依然傲立于白茫茫天地之间,飞舞中传送春的消息,当万物复苏、百鸟齐鸣时,欣然离去。
梅,给单调的世界添了一线生机,让人觉得冬天似乎没有那么寒冷。梅,迎接着狂风暴雪,却不会逃避,暗自飘香。梅,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握着一丝希望,即使失去也无怨无悔。梅,不随波逐流,不居功自傲,洁身自好。
■文/刚玉萍(金圣公司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