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不怎么喜欢小孩子的。特别是自己也勉强处在可以被称为“孩子”的年龄时。孩子们都生性顽劣,没有哪一个会像小说里,电视作品里描述的“小天使”一样。他们永远精力旺盛,好奇心重,上高爬低。偏偏又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打不得也说不得,弄不好就惹哭了,继而一发不可收拾,刺激我耳膜的同时,让我招来无数大人们的埋怨。逢年过节聚会的时候,亲戚大多都带着小孩子,热络的打过招呼后,立即躲得远远,然后听见一堆孩子的追逐打闹尖叫,额头的血管突突跳着……
这样的情况在小妹妹出生之后有了一些改变。那是舅舅的孩子,早产了一个月,我们看到她时,她在保温箱里熟睡,头皮扎着曲曲弯弯的点滴管,眼角泪痕未干,吮着手指。舅舅隔着保温箱细细的看着她,不时流露出怜惜、疼爱、还有内疚。液体尽了,医生允许我们抱抱她,妈妈小心翼翼的把她交到我的怀里,一瞬间,我惊呆了。那样粉嫩的一团,柔弱惹人怜爱,她半透明的眼皮微微颤动着,看得到上面纤细的血管。忽然她的眼睛睁开了,适应了一会光线后,她的目光集中到我脸上,看了一会后居然笑了,喉咙里发出含混不清的音调,小小的手伸向我,摸到我的脸后,笑得更加开心。那时,心里柔软得可以捏出水来,目不转睛的盯着她,不由自主的微笑。后来妈妈说,我身上的母性光辉在那一刻十分耀眼。
后来,这个小妹妹成了我最喜欢的小孩子。而对孩子的恐惧,也随着与她的频繁接触而逐渐消退。她也会淘气,会在家里上高爬低,为了喂她吃一碗饭,我追着她在家里一圈一圈地跑。她也会很贴心,在我忙着的时候突然跑来身边,喂一颗她心爱的糖果给我。我也乐意,为她买好吃的,为她买上学的书包文具,看着她一天一天,快乐的长大。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孩子,所以才容易和纯真接近。
■文/张翔(集团营销公司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