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是一个事故频率较高的行业。金山建筑公司作为建筑施工单位,存在着产品体量庞大,施工工序繁多,作业人员结构复杂,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特点。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凸显得极其重要。如何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本人认为: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最佳的途径。
安全文化作为一个全新的安全理念被提出来,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快速的发展。要建设一流企业,只有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作用,才能激发起全员的安全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增强安全文化的向心力,使得安全文化扎根员工心灵,才能形成人人行为讲安全、人人工作为安全、人人工作保安全的氛围。
从当前建筑公司的人员结构和生产特点来看,企业的安全文化,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安全生产之宝典的升华,是无数人宝贵经验的结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通过对安全管理信息的全面收集、综合处理和实时反馈后制定出的,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纲领和灵魂。只有认真学习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才能使我们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健康发展。
2、不断充实、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执行到位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准军事化管理与其说是一种行业特点,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特点。任何一种企业文化的形成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砺炼和认同。而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执行,则是砺炼的熔炉和砧铁。制度、措施、管理全部到位,这就是砺炼的过程。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搞好班组安全活动是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只有从班组抓起,才能将“安全第一”方针和各项政策法规真正落到实处。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人的作业行为进行规范,从而保证企业安全生产良性循环发展,才能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企业安全文化体现了一个企业中所有员工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行动方式,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全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层面构成,并相应地起着基础、载体和主导三种作用。“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包括“安全第一”思想,自我保护意识、端正的职业道德、明确的安全目标、严谨的工作方法、务实的工作作风。这一层面的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
“以人为本”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要把安全生产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拓展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建设途径。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提高,能够使员工的安全意识产生飞跃:从“要我安全”转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懂安全”。这是安全意识的飞跃,而崇高的敬业精神则是实现这个飞跃的必备前提。
4、深化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源辩识工作
安全是一种状态,是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并控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以下。有效的安全管理要以危险源控制为安全管理中心,进行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主要着眼于危险预测预控。
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说,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两种。所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排查,对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消灭事故这是安全文化的终极目的。
5、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包括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这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内涵。因此,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一定要切实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理论教育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很多事故的发生不是因为安全隐患未排除,也不是安全措施不到位,事故源于安全知识的匮乏和安全操作技能的低下。无知者的无畏精神造成了企业的损失和个人的痛苦。
但是,没有危险的安全状态几乎不存在,如果一味的追求没有危险,大家试想一下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将如何进行?有危险并不代表不安全,只要“危险、威胁、隐患等”在人们的可控范围内,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如一只关在铁笼里的老虎,假定关老虎的笼子绝对安全可靠,那么这只老虎对于人便没有危险,也便是安全。
我认为:面对危险是否有对策?对策是否有效?对策是否已落实?这才是判断安全的有效方法。例如我公司在桑园子砂厂制砂设备安装过程中,将30多吨重的设备吊装在十几米高的基础上,吊车的吊臂无法深入,设备悬在厂房外的空中。很多人说如果不搭设吊装平台将会发生机毁人亡的事故。但是经过制定可行的方案,通过精心的计算,任务还是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事实证明:安全操作技能同样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本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动态和长期的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充实、调整、完善安全文化的内容和方式,这样才能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文/修树宽(金山公司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