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关于金山 | 金山组成 | 新闻中心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企业内刊 | 员工天地 | 常用下载 | English |
![]() |
![]() |
甘草养生之道 ![]()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许多人的身体已经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尽管人们已经不像十多年前那样仅仅简简单单地追求大鱼大肉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选择了更为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养生知识的欠缺还是没有给自己的健康上保险。而作为“百草之王”的甘草,在中药养生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甘草的别号良多,有蜜草、甜草、美草、通达、粉草等,让人目即成诵的是国老之称。医药学家陶弘景曾评价甘草: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称其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在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甘草列为上品,“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量,金疮肿,解毒。”唐代名医甄权称甘草能“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宋朝苏颂的《图经本草》记载:“甘草能解百毒,为众药之王。”孙思邈论云:“有人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方称大豆解百药毒,尝试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据称在当时的湖广地区,人们外出旅行,随身必带甘草数段,以备不时之需。凡就餐前先试服少量饮食,再取甘草嚼汁,若经此不吐者,证实食品无毒,便可放胆享用。江浙民间常在婴儿手腕上缚一段甘草,任其吮吸。《用药法象》记载:“甘草,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腹中急痛,腹皮急缩者,宜倍用之。其机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疲倦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痛苦悲伤,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进一步肯定了甘草调和诸药的作用。在我国最新版药典中药成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确当推甘草,处方率在43%以上。 甘草入药在其他国家也倍受青睐,早在公元前2100年,《汉穆拉比法典》中即载有甘草。3000年前的埃及古墓中发现蕴藏有大量甘草。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把甘草当作补药,以为它可治疗咳嗽和咽痛。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全集》里记载了甘草的使用。公元前200年,希腊植物之父发现甘草有止渴的作用。欧洲荷兰等国,民间至今还用甘草治疗胃溃疡……而今很多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药典里都收有甘草。可见“国老”之称名不虚传。 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甘草确有较好的解毒功能,可消除和降低氯化铵、组织胺、水合氯醛、苯、砷、汞等的毒性,对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同时证实它能治疗咳嗽,还能按捺胃酸分泌,从而对胃肠道溃疡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甘草还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胆固醇,以及具有镇痛、抗惊厥的功用。此外,因为甘草独具甘味,又有缓和其他药味机能的功效,故在复方中能起到协调诸药的作用。 甘草含甘草甜素达4%~6%,其甜度比蔗糖高50倍,因此,成为西方一些国家酿制啤酒、配制饮料的调味剂,国际上蜜饯、糖果、化妆品中亦大量应用甘草,其作用十分广泛。 甘草虽有诸多长处,也不能随意滥用。临床医师提醒:甘草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甘草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长时间服用较大剂量的甘草,轻易引起浮肿,使用时应当留意。 ■文/凤凰网(金佑康公司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