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一部名为《暴雨将至》的电影在“鸟巢”开机拍摄,电影正是以“鸟巢”的参建者谭双剑的奋斗历程为原型。剧中,谭双剑还担任主演。
16岁那年,谭双剑不顾家人劝阻,独自登上前往上海的火车,在码头找到了一份扛大包的工作。后来他来到北京,在工地做小工。
一次在顶楼干活,谭双剑注意到几位电工正在楼顶上安装一根粗大的“天线杆”,十分好奇。工友告诉他:“这叫避雷针,城市里每幢楼房都有。”他暗自揣摩起来:如果能掌握一点技术,至少比当小工有前途啊!
谭双剑开始有意识地留意起这门“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有时电工中午赶活儿,他顾不上吃午饭,带上安全帽就跑去看人家怎么操作,一来二去成了朋友,不时得到一些指点。
到了年底,许多工人都回老家过年去了,电工尤为紧缺,初步掌握电工技术的谭双剑主动请缨。经过几天的时间,他能独立操作了,工资也比原来高出两倍。
谭双剑并不满足,向同事借来电工进修专业教材,又从书店买回电工书籍,一边自学,一边在实践中摸索。1999年,谭双剑考取了行业认证的高级电工证书。这年冬天,一家安装公司承接了国家气象局的一项弱电工程。刚去不久,就听说另外一个组安装的配电柜出了故障,谭双剑自告奋勇地做排查,找到了故障所在,接着又连夜维修起来……20个小时后,故障终于排除,避免了数万元的误工损失!
之后不久,谭双剑接到上次帮助排除故障的经理的电话,有一项工程让他干。于是谭双剑组织了30人的安装队,开始了自己事业。
谭双剑还报了夜大学习班,陆续拿到了建筑行业中的项目经理证、工长证、工程师证等证书。
2002年,谭双剑施工队伍不断壮大,专门承接电路电气工程。员工越来越多,工程也越接越大,一些工程还得了优质奖。
2005年初,经过层层筛选,谭双剑率领他的团队开始奋战在“鸟巢”现场。2007年底,谭双剑承揽的弱电工程胜利完工。作为一名建设功臣,他的名字被刻在了纪念柱上,并于8月8日应邀到“鸟巢”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谈到一路艰辛走来的历程,谭双剑说:“我想告诉和自己一样的朋友,即便榜上无名,只要肯吃苦,善动脑,脚放正,就能趟出一条星光大道!”
_——摘自《小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