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群中等候公交车,时常有匆匆而来的“不小心者”带给你碰撞,也有肆意穿梭在人群中的摩托车,我只能带着无奈的表情不停地变换着自己的位置。在我躲避一辆无牌照的摩托车时,一转身看见了她!一位八旬老人,一个一年前让兰州市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晓的老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她的面孔,但我知道,很多人一定记得西关什字卖麻子的八旬老人!
在她还没“出名”的时候,我常常能在西关什字地下通道口遇见她,匆匆的脚步从她面前一闪而过,看着她佝偻的背影和满是沧桑的脸,觉得老人的日子一定过的很清贫,也很辛苦。
当2011年11月9日兰州晨报一篇名为《八旬老太漂泊兰州卖麻子糊口》的文章一出,老人一夜之间红了,大街小巷的人都知道了她的故事,很多人都慕名前去关照她的生意,我也了解到她是一位不愿给远在老家的孩子增添麻烦,只想靠自己所能糊口的老人,一股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老人红了,再看见她时,她的身旁却多了很多她的“姐妹”:一样的衣服头巾,一样的扁担麻子,一样的坐姿……当我在众人当中寻找到她时,还是那平静无奇的脸,全然没有“名人”的“范”,一切如故。再后来,她的姐妹都不见了,她除了卖麻子,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卖一些水果,我买的次数不多,但每次她给的量都很足,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今天再见到她,却是另一个身影。老人手里拿着空了的箩筐慢慢地走到车站,将扁担放在地上,没有看车,找了一位男孩问到西站坐几路车,小男孩非常热情地给他指引并帮她把东西提上了车。
隔着车窗我看着老人和那热心的男孩,我在想:一位八旬老人,目不识丁,连回家的车也不知道,在别人颐享天年的时候,她却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双手寻求着安息之地和裹腹之食,而很多四肢健全、年轻力壮的人,却硬是伪装手脚随随便便地跪卧在众人脚下,眼里尽是献媚可怜之态,卖尽尊严。
我的内心如五味杂陈的瓶子,一个“麻子老太”尚能如此,风华正茂的我们该像集团董事长在国庆升旗仪式上所说的那样,“我们要活得有尊严!”在尊严这个词面前,“麻子老太”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也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我想,尊严就是承担责任,尊严就是自食其力,尊严就是不卑不亢,尊严就是别人的尊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也是存在的价值。
■文/姬雪(行政事务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