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关于金山 | 金山组成 | 新闻中心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企业内刊 | 员工天地 | 常用下载 | English |
![]() |
![]() |
为自己留一个安全岛 ![]() 曾经看过一个小段子,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的陋习:“所谓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并美其名曰:“中国式过马路。”我们在哈哈大笑的同时,可能也会想到自己,似乎一直充当着“中国式过马路大军”的一员,在匆忙的时候,在孩子面前,在交警面前,似乎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自己就不会被追究责任,可以心安理得地走过那或长或短的斑马线。 又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小伙子找了一个外国女友,一天和她过马路,虽然是红灯但马路上车也不多,于是小伙子就拉着女友走了过去。而外国女友随即就提出分手,“安全意识这么低,对生命都不负责,何谈对爱情、家庭负责呢?”后来小伙子又找了个本地女友,同样是面对红灯和无车的马路,小伙子选择等待,却依旧遭遇分手,“马路上没车都不过,不是缺心眼就是没胆量,不值得托付!” 这个故事多少带着点讽刺意味,把过马路与爱情联系起来是有些牵强,而且也不能说明国人的安全意识就不如老外。但是,当这个问题降临到我们自己头上时,我们会作何选择呢?是耐心等待绿灯安全地过马路,还是冒着危险实行“中国式过马路”? 关于过马路的安全问题,连幼儿园的孩子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我们又怎么不明白呢?但是想象一下,如果大清早起床晚了五分钟,匆匆忙忙跑出门,发现马路正值川流不息的时候,你是会站在马路边安然地等待绿灯,还是见缝就钻与众多上班族一同涌过车流? 在今天,司机闯红灯要受到惩罚,但为什么让“闯红灯”成了行人的一种习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那么,又是什么让行人如此“胆大”?有心理学家解释行人受了 “从众”的心理影响。因为“别人”都闯红灯,所以自己也跟在后面,无论是怀抱年幼的孩子还是手牵手年迈的老人。因为“别人”,而让自己的道路多了一分风险,这是不是一件愚蠢的事呢? “从众”心理并不是坏事,如果有人带头等待绿灯,是不是也有“从众”的人跟在后面等候?如果有人主动拦下闯红灯的行人,是不是也有更多的人去劝阻身旁闯红灯的人?那么这个人还需要等待吗?这个带头的人也许正是我们自己,无论什么事,做的人多了,就成了气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遵守规则,那么我们传递的正能量会影响到更多的人,到那时,“中国式过马路”也许会成为一个褒义词。 如果走得太快了,就无法欣赏身边的美景,就无法体验精彩的故事。为自己留一个安全岛,不要让其他人的行为决定自己的生命安危,不要让从众心理成为扼杀更多生命的借口。在安全岛上,我们能耐心地等待绿灯,其他什么事都没有这个迫切。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文/王红(集团财务部投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