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团创业30周年之际,非常有幸能和其他同事一起远赴大洋彼岸的澳洲去旅行。与我们的熙熙攘攘不同,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物产丰富,那里没有雾霾,没有PM值,也没有其它一些可衡量吸入物含量的名词。之前觉得别人说外国的太阳比中国圆是崇洋媚外,但在今天,我发现却是事实。这里的阳光很毒辣,天空蓝得很纯净,空气好像是被净化,感觉一切都那么干净,干净得让人觉得奢侈。澳州如此好的环境,与这里人们的良好素质是分不开的,不只是某一小部分人,而是全民的整体素质 ,以下有几个画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画面一:优雅的乞丐
相信大家对乞丐都不陌生,一幅邋遢的样子,身上散发着臭味,黑乎乎的手让人唯恐躲避不及。但在澳洲,我看到的却是优雅的乞丐,服装得体、衣服洗得很干净,在街角不影响他人的地方,悠闲的抽着烟,精神并无颓废之状,也不猥琐,让人丝毫没有“嫌弃”的感觉,这可能是我所见过的最优雅的乞丐了。
画面二:无声的马路
澳洲由于有非常辽阔的土地资源,所以人们的居住十分分散,再加上火车只是市内交通,所以州与州之间的交通主要以飞机和汽车为主。澳洲的道路并不像国内那么宽,通常都是双车道,但却极少有堵车的现象,车速都很快,所有车辆按线行驶,根本没有人抢行,更没有人按喇叭,都是人让车,车让人,一切都显得有序且迅速。这无声的马路着实让我们这些“路怒症”者不太适应,但这就是差距。
画面三:热情的路人
由于上学时英语没学好,到国外沟通起来还是有点困难,可是澳洲人很热情。问个路,人家都能画一张图给你,还亲自给你解释,直到你明白为止。我们团的大姐,看见漂亮的小妹妹就想跟人家合个影,小妹妹很大方,也很乐意,可这下倒好,其他的团友都围上去了,一合就是十几个,而且一张一张地合,小妹妹也不温不恼,依然面带微笑。要是在国内,妹子早都发飙了。看看,什么叫素养!
画面四:敬业的钟点工
在澳洲,工人的工资都是按小时计,按周发。听导游讲“磨洋工”就来源于此,就是磨着时间看着工资,不好好工作的意思。可是一路下来,我所看到的,不管是餐厅的服务生,还是宾馆的服务员,甚至是船上的船员,他们一个个像上足了发条的摆钟,都自觉地、紧张而有序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全无“磨洋工”之相,倒是国人却学会了这样的做法,事事都得盯着做,喊着做,后面追着做。
其实,从以上几个画面不难看出,我们与人家的差距,是差在理念上,是差在人的整体素质上,想要弥补这种差距,非一朝一夕可成,任重而道远。
■文/牧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