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量变 促成质变
大海如果没有万千溪流的汇聚,怎会有如今的磅礴气势?雏鹰如果没有千万次跌落后重新展翅的勇气,怎会有如今的长空搏击?人类如果没有百折不挠、勇于探索的牺牲精神,怎么会有如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历史的脚步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谓量变,就是长期的探索,实践和积累,而质变对于我们来说是收获,是蜕变。
俞敏洪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像草一样活着,因为草永远都只能是草,不会长大;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虽然开始时我们仅仅是一粒种子,但是在十年、一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后,我们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当然,我们需要时间,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风风雨雨,如挫折、如死亡。但是,一旦成为参天大树,在遥远的地方,也会有人看到你。生前我们可以给别人乘凉,死后我们仍然发挥着光芒,无论生与死,我们都是如此的不可或缺,这难道不是巨大的成功吗?俞敏洪先生的话充分证明了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与收获,要想得到,必须要等待,要付出,一步步的积累,最终能够实现质的飞跃。
农民歌唱家朱之文亦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那便是没有三十年来对音乐的坚守,就没有他如今的华丽绽放!
一袭破旧的军大衣,一口质朴的山东方言,2012年“大衣哥”朱之文凭借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获得了综艺选秀栏目总冠军,同年晋级星光大道年度五强,受邀参加央视春晚。在质疑声中,我们看到了光环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难以想象,对于一个年收入不足500元的四口之家,对于艰难时期月支出仅25元的生活,对于牙痛时翻遍全家衣柜,找不到一分钱,最后要靠爱人用头发来换取医药费的朱之文来说,试问他的成功是偶然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可以说,朱之文的成功不是偶然,而且是必然。熟悉他的人都清楚,在朱之文心中一直有一个旁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梦想—音乐。山间、地头、小院、堤坝,几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听到他的歌声。三十年如一日,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朱之文始终在坚守着自己的音乐梦想,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因为这是他改变命运的重要一搏,他要对得起相濡以沫的妻子,对得起可爱懂事的孩子,最终他成功了,朱之文用30年的时间告诉我们,唯有脚踏实地、不尚空谈,最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万事万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一个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只有不断的探索、积淀,我们最终会有资格谱写属于我们自己的华丽乐章!
■文/裴燕(金佑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