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方汤显祖遇上西方莎士比亚-甘肃金山集团
新闻搜索:
  首 页 关于金山 金山组成 新闻中心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企业内刊 员工天地 常用下载 English
 
企业内刊

《金山人》2023年1月刊
《金山人》2022年9月刊
《金山人》2022年7月刊
《金山人》2022年5月刊
《金山人》2022年3月刊
《金山人》2022年1月刊
《金山人》2021年11月刊
《金山人》2021年9月刊
《金山人》2021年7月刊
《金山人》2021年5月刊
《金山人》2021年3月刊
《金山人》2021年1月刊
《金山人》2020年11月刊
《金山人》2020年9月刊
《金山人》2020年7月刊
《金山人》2020年5月刊
《金山人》2020年3月刊
《金山人》2020年1月刊
《金山人》2019年11月刊
《金山人》2019年9月刊
《金山人》2019年7月刊
《金山人》2019年5月刊
《金山人》2019年3月刊
《金山人》2019年1月刊
《金山人》2018年11月刊
《金山人》2018年9月刊
《金山人》2018年7月刊
《金山人》2018年5月刊
《金山人》2018年3月刊
《金山人》2018年1月刊
《金山人》2017年11月刊
《金山人》2017年9月刊
《金山人》2017年5月刊
《金山人》2017年3月刊
《金山人》2017年1月刊
《金山人》2016年11月刊
《金山人》2016年8月刊
《金山人》2016年1月刊
《金山人》2015年10月刊
《金山人》2015年5月刊
《金山人》2015年1月刊
《金山人》2014年8月刊
《金山人》2014年3月刊
《金山人》2014年1月刊
《金山人》2013年11月刊
《金山人》2013年9月刊
《金山人》2013年7月刊
《金山人》2013年5月刊
《金山人》2013年3月刊
《金山人》2013年1月刊
《金山人》2012年11月刊
《金山人》2012年9月刊
《金山人》2012年7月刊
《金山人》2012年5月刊
《金山人》2012年3月刊
《金山人》2012年1月刊
《金山人》2011年11月刊
《金山人》2011年9月刊
《金山人》2011年7月刊
《金山人》2011年5月刊
《金山人》2011年3月刊
《金山人》2011年1月刊
《金山人》2010年11月刊
《金山人》2010年9月刊
《金山人》2010年7月刊
《金山人》2010年5月刊
《金山人》2010年3月刊
《金山人》2010年1月刊
《金山人》2009年11月刊
《金山人》2009年9月刊
《金山人》2009年7月刊
《金山人》2009年5月刊
《金山人》2009年3月刊
《金山人》2009年1月刊
《金山人》2008年11月刊
《金山人》2008年9月刊
《金山人》2008年7月刊
《金山人》2008年5月刊
《金山人》2008年3月刊
《金山人》2008年1月刊
《金山人》2007年11月刊
《金山人》2007年9月刊
《金山人》2007年7月刊
《金山人》2007年5月刊
《金山人》2007年3月刊
《金山人》2007年1月刊
当前位置:首 页 >> 企业内刊 >> 《金山人》2017年9月刊 >> 正文

当东方汤显祖遇上西方莎士比亚


点击数:[1428] 更新时间:[2017/10/12]  字体:[大] [中] [小]

当东方汤显祖遇上西方莎士比亚

400年前,被誉为“千秋之词匠”的绝代奇才汤显祖站在中国的牡丹亭畔,深情吟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皆非情之至也。”与此同时,被世人尊称为“莎翁”的莎士比亚也站在英国的埃文河畔,沉重思考:“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两位戏曲界的泰斗以同样的思想高度站在不同的国土上,隔空对话,只是彼此互不相知。

汤公的文章思想解放,个性四溢;莎翁的文章基于现实,追求自然。虽然那时他们并没有见过面,但是两位大师为那个时代也为后世的戏剧创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赵景深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提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五个相同点:一是生卒年几乎相同;二是同在戏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创作内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五是剧作最能哀怨动人。如此伟大的两位文学巨匠,要是在当时能够见面交流,相信他们思想的交融会碰撞出更加灿烂的文学艺术火花,这样的艺术火花不仅仅属于中国或者英国,它是属于全世界的,就像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革命巨人的相遇,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这样如此伟大的国际政治文献。

40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文学作品终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西方文学交融共通。一部跨越400年时空的剧目在英国伦敦圣保罗演员教堂上演,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在这里相遇相知,昆曲的虚拟夸张,和莎剧的含蓄内敛碰撞融合,交织出一场充满创意的中西艺术对话。当年的汤显祖绝对想象不到四百年后的今天,自己的作品会漂洋过海远赴西方,为世界所知,为世人所欣赏;当年的莎士比亚也不会想到四百年后的今天,自己的西式著作会与东方文学有了一个面对面的交流,虽然两人的国度不同,但他们的思想相通,才气相像,对戏剧艺术的热爱程度相同。那么是什么让彼时无缘的两位大师能在此时有缘千里相会,促膝而谈?

很骄傲的说:“那就是国际社会希望看到的中国方案。”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结合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展形势,认真思考中国方案,努力探索中国前进的道路,经过不断的探讨与践行,终于明确了新形势下的中国方案。其中,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体现了中国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积极响应与努力践行。世事纷繁多元应,纵横当有凌云笔。习近平主席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使得他与世界人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兼济天下的开放胸襟,使得他与各国人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自信包容的文化气度,使得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互动。当九十多岁高龄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访华时,习近平主席以最高规格礼待这位中国老朋友。几天以后,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穆加贝总统在大会上发言:“让我们为他鼓掌……他是个男子汉,他代表曾经一个贫穷的国家,一个从未殖民他国的国家,但是他现在就在这里,他正在做我们曾经期待殖民者做的事。如果当年的殖民者有耳朵,请他们也听听,我们会说他是上帝派来的人,愿上帝保佑中国和她的人民。”如此真诚与发自肺腑的评价,让我们知道了外国朋友对习主席的无比崇敬之情和对中国方案的肯定与赞赏。正是因为中国方案的提出和践行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外国朋友,让我们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也让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所以才有了汤公与莎翁难能可贵的见面。

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个“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遇相知,彼此交融,创造出一个更加兴荣辉煌的世界。

■文/梁珍珍(集团行政事务部)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用户名:
密  码:

 

Copyright © 2007-2008 甘肃金山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中国.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250号(时代广场12楼) Tel:0931-8477176 E-mail:master@gsjsjt.com
网站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090043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