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团队-甘肃金山集团
新闻搜索:
  首 页 关于金山 金山组成 新闻中心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企业内刊 员工天地 常用下载 English
 
企业内刊

《金山人》2023年1月刊
《金山人》2022年9月刊
《金山人》2022年7月刊
《金山人》2022年5月刊
《金山人》2022年3月刊
《金山人》2022年1月刊
《金山人》2021年11月刊
《金山人》2021年9月刊
《金山人》2021年7月刊
《金山人》2021年5月刊
《金山人》2021年3月刊
《金山人》2021年1月刊
《金山人》2020年11月刊
《金山人》2020年9月刊
《金山人》2020年7月刊
《金山人》2020年5月刊
《金山人》2020年3月刊
《金山人》2020年1月刊
《金山人》2019年11月刊
《金山人》2019年9月刊
《金山人》2019年7月刊
《金山人》2019年5月刊
《金山人》2019年3月刊
《金山人》2019年1月刊
《金山人》2018年11月刊
《金山人》2018年9月刊
《金山人》2018年7月刊
《金山人》2018年5月刊
《金山人》2018年3月刊
《金山人》2018年1月刊
《金山人》2017年11月刊
《金山人》2017年9月刊
《金山人》2017年5月刊
《金山人》2017年3月刊
《金山人》2017年1月刊
《金山人》2016年11月刊
《金山人》2016年8月刊
《金山人》2016年1月刊
《金山人》2015年10月刊
《金山人》2015年5月刊
《金山人》2015年1月刊
《金山人》2014年8月刊
《金山人》2014年3月刊
《金山人》2014年1月刊
《金山人》2013年11月刊
《金山人》2013年9月刊
《金山人》2013年7月刊
《金山人》2013年5月刊
《金山人》2013年3月刊
《金山人》2013年1月刊
《金山人》2012年11月刊
《金山人》2012年9月刊
《金山人》2012年7月刊
《金山人》2012年5月刊
《金山人》2012年3月刊
《金山人》2012年1月刊
《金山人》2011年11月刊
《金山人》2011年9月刊
《金山人》2011年7月刊
《金山人》2011年5月刊
《金山人》2011年3月刊
《金山人》2011年1月刊
《金山人》2010年11月刊
《金山人》2010年9月刊
《金山人》2010年7月刊
《金山人》2010年5月刊
《金山人》2010年3月刊
《金山人》2010年1月刊
《金山人》2009年11月刊
《金山人》2009年9月刊
《金山人》2009年7月刊
《金山人》2009年5月刊
《金山人》2009年3月刊
《金山人》2009年1月刊
《金山人》2008年11月刊
《金山人》2008年9月刊
《金山人》2008年7月刊
《金山人》2008年5月刊
《金山人》2008年3月刊
《金山人》2008年1月刊
《金山人》2007年11月刊
《金山人》2007年9月刊
《金山人》2007年7月刊
《金山人》2007年5月刊
《金山人》2007年3月刊
《金山人》2007年1月刊
当前位置:首 页 >> 企业内刊 >> 《金山人》2018年7月刊 >> 正文

司马光的团队


点击数:[1448] 更新时间:[2018/8/2]  字体:[大] [中] [小]

司马光在政治上失意之际,硬是坚持工作十九年完成巨作《资治通鉴》。南宋后的讲史艺人都以此书为工作底本,更发挥了其向民众普及的作用。

司马光如何能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是以司马光为中心的团队的通力合作。司马光与主政者王安石政见有分歧,于是退居洛阳,专事著述。皇帝倒也理解,让他史局自随,提供经费,配备助手。司马光挑了刘攽、范祖禹、刘恕三位,他们学问好,史有专攻,乐于协作,政见也接近,不然常起争执也不好。

三位助手都是饱学之士,愿意不计较自己的仕宦前程,给司马光打下手,当然是出于对司马光道德人品、学问识断的景仰和信任。而全书编纂得以顺利展开,更得益于司马光规划得当,掌控有方。

今存司马光《与范内翰论修书帖》,就是具体指导范祖禹如何编纂唐史长编,把当时能找到的正史及其他与史实有关的记载,分年、月、日加以编排,使无遗漏。还有许多对细节的交代,比如一年几次改元,以何年号为准;但凡仅属文辞优雅的文章,书写自己心情的诗歌,或“诏诰等若止为除官,及妖异止于怪诞,诙谐止于取笑之类”,则一概不取,但如果其间“或诗赋有所讥讽”“诏诰有所诫谕”“妖异有所儆戒”“诙谐有所补益”,仍请保留。细节交代如此清楚,保证了团队工作的有序进行。

浩瀚大书,又遵循上述步骤操作,工作量是巨大的,据说留在洛阳的修书残稿就装满了两间屋子。更可贵的是,司马光始终坚持亲自定稿。他身边常常仅有一老仆听候差遣,夜里他让老仆先睡,自己看书直至夜半方睡下。五更初即起,点灯著述。夜夜如此。为防读书时睡着,他用一截圆形木头做枕头,称为警枕,若困倦睡下,枕头滚动,人即惊醒。宋元时不少人见过司马光修书的草稿,无一作草字,一丝不苟。

今人作科研,喜讲团队合作。以《资治通鉴》为例,倘无三位助手的倾力合作,没有团队核心司马光的亲自定稿、全力投入,这部伟大著作的完成是很难想象的。

荐读《读者》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用户名:
密  码:

 

Copyright © 2007-2008 甘肃金山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中国.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250号(时代广场12楼) Tel:0931-8477176 E-mail:master@gsjsjt.com
网站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090043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