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天,无意间点开了跨界歌王的节目,刚好听到姚晨在唱《父亲写的散文诗》,当时画面演绎得那么真实(父亲和女儿相亲相爱的画面是那样真实的存在),歌词也那么扎心,五味杂陈——让我不禁想起了父亲。
童年对父亲的记忆不是很深,因为那个时候父亲常年不在家,也没有什么通信工具,不知道父亲在外面做什么工作,也记不清他什么时候离开,只记得每年临近过年的那一个月父亲才会回来。父亲回家了,我是否可以跟父亲撒撒娇?但我却觉得陌生,甚至不敢和他说话。即使父亲说:“敏敏你去试试这衣服、这鞋子合不合适……”我还是傻傻的呆坐着,还不确信眼前给我新衣服的这个人就是我心心念念地期盼归来的父亲。
上中专以后,父亲在家的时间比以前多了,在妹妹的成长过程中有了父亲的身影,我为她有父亲陪伴的童年感到欣慰。一次,我无意间听到父亲和村里的叔叔们聊天,他告诫他们:要多陪陪孩子,别让他们成为留守儿童。由于他一年只回家一次,我们几乎忘记了父亲的存在。有一次父亲回家,我甚至拿着照片对他说:“这是我父亲!”听到这话,父亲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的孩子连自己都不认识,他觉得很失败,挣那么多钱又有什么用呢?
父亲说,出去打工是为了给我们更好的生活,让我们过得更幸福,却不曾想,孩子更需要的是陪伴。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的孩子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似蒲公英般随风飘荡,没有归属感。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我,因为工作繁忙,回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似乎也变成了以前的父亲。但百忙之中还能休假回家,陪伴家人,陪伴那个不曾陪伴我的父亲。常常会回忆起父亲曾经给我的爱,平凡之中透着刚毅,严肃中不乏温柔。它像太阳般温暖、无私,如大海般广阔、深邃。
他皮肤黝黑,不善言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不能留下动人的散文诗,也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令人崇拜不已的事业,但就是如此平凡的父亲,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我一双可以依靠的肩膀,总有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在支撑着我,给我温暖与力量!
■文/王敏敏(集团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