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愿意,生活就是舞台
南京大学的保洁阿姨吴立娣火了,她在学生宿舍的黑板报上,用自己的双手,绘出了3D校园的既视感,引来众人的赞不绝口。 “起初站在凳子上作画时,心里还是有压力的,后面就有同学在看,担心画不好。”吴立娣阿姨谈到第一次画黑板报时这样说。
或许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许担忧,因为是初次尝试,没有经验,没有把握,人们总是对自己熟稔于心的东西有一种莫名的喜爱与忠贞,却对唾手可得的收获和成功默然无感,为什么呢?在于人之初,性本惰,在惰的基础上又有着喜新厌旧的精神癖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吴立娣阿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最终用一幅名为“南京大学”板报走红,拿笔作画的同时画出了自己璀璨的心情,画出了对生活不懈的追求和憧憬,也画出了一片美好的天地——“看到吴阿姨的黑板报,心情很舒畅,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正能量吧,没有炒作,没有包装,只因为自己喜欢,所以日复一日的坚持着,同时也为身边的同学带去了愉悦。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爷爷,八十岁的时候嚷嚷着要学习电脑打字,在这之前,他也要求我们教他用手机看短信之类的东西,毕竟年纪大了,60年代受过苦的人,教过他好几回,他也就忘了,但是只要有机会,就拽着我们,要学习新时代的高科技,要与时俱进。
老爷子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将毕生所学整理成一本书,里面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繁体字,用电脑的时候,得一个一个找,很费力,老头倒也劲头十足,坐在我旁边戴着他有些年成的老花镜,一字一句地给我解释,没敲几个,我就没有耐心了,真的是天书啊,虽然之前我也在纸上抄过几回,但是毕竟照猫画虎更加容易一点。至今我还在为自己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出上力忏悔不已;欣慰的是,小姑一家人很细心地花了很长时间,把所有的内容整理成电子版,最终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爷爷临终前,也看到了他心心念念,属于自己的著作。那一刻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全家人都呼呼大睡的时候八十岁的老头却抱着书,为什么一个邋里邋遢的老头子从外面回来带的礼物不是虾条,却是书;我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他总是能对很多历史人物信手拈来,对京剧秦腔倒背如流……他总是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然后身体力行的陪在我们身边教我们读书认字,只是年少贪玩的我不懂糟老头的良苦用心,在老头津津有味地读书时,我已经眼神迷离了。
回头再看时,才发现有些事情在当时是看不出它的价值,但是当它坚持并累积到某个点的时候,便会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
飞机的起飞为我们的心灵带来愉悦,因为它迅疾的上升是实现人生转机的极佳象征。其呈现的力量能激励我们联想到人生中类似的,决定性的转机;它让我们想象自己终有一天能奋力攀升,摆脱现实中赫然迫近的人生困厄……”
■文/裴燕(金佑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