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纪念澳门回归祖国19周年
很多人对于港澳地区的印记,都是从一个个的历史事件起始的。
不同于一直处于中华文明中心的黄河流域,也不同于伴随经济中心南移而富饶繁盛的长三角,在中国古人的地图中,岭南的珠江口区域,遥远而又荒芜。但这方毫不起眼的水土,却屡次见证中华民族的时代沧桑。
七百多年前,元军铁骑怒涛,海啸般吞卷命脉将结的南宋王朝。银洲湖下,十万人殉国海疆;零丁洋上,留取丹心照汗青。国虽覆,人未降,时至今日,宋末三杰的节烈不屈,在悲壮中传颂着中华民族的血气方刚。
二百多年后,蒙元气数早尽,历史来到明朝。大航海时代的霸主之一葡萄牙,作为第一个成功来到中国的欧洲国家,与明王朝交涉租赁45年,终于在澳门建立了长期立足点。葡萄牙加快将中国纳入全球贸易体系的进程,而澳门,也逐渐开始了它作为中国领土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欧洲殖民地的历史。
又是两百年过去,中原再度易主。零丁洋内岛屿变成了鸦片贩子走私的跳板,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则成了一场真正硝烟的导火索。英国人占领香港岛,国土再次沦陷。只不过,这次没有殉难,有的,是民众与英军做开了买卖,运起了辎重。
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的同时,也代表着面对西方列强,清政府正在失去对澳门主权的影响力。葡萄牙借机在1849年后相继占据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夺取在澳长驻管理权。“MACAU”就这样取代了“澳门”。
今天,如果我们要评选近期珠江口上最轰动的新闻,结果大概当属在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的港珠澳大桥。
这座世界上里程最长、寿命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沉管隧道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的跨海大桥,技术难关完全由中国人自主攻克。面对外国人的漫天要价,总工程师林鸣带领团队造就了中国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
英媒《卫报》称港珠澳大桥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诚然,桥是奇迹,但更大的奇迹,是我们仅用不到二百年的时间,就在侵略者曾经坚船利炮横行的地方,创造了让他们瞠目羡叹的事迹; 更大的奇迹,是我们历经坎坷而再回巅峰,重新“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它凝聚着多少港澳同胞对祖国的期盼,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被授予“改革先锋奖章”的已故爱国人士马万祺,在珠三角经济特区刚刚成立之际,便与何贤、霍英东等商界翘楚集资投资,在珠江支流建起了四座公路大桥。历史在演进,但所有的经历,都在指向民族复兴的一条浩荡大路。
今年,是澳门回归的第19个年头。百年的沧桑破碎已经一去不复返,曾经被分割被分裂的耻辱只能成为中华儿女精进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圆梦同心,自信复兴! 见证这方水土的伟大腾飞,何其幸运!助力中华大地繁盛,何其荣耀!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让我们团结一心,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荐自《致良知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