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 红色之旅感想-甘肃金山集团
新闻搜索:
  首 页 关于金山 金山组成 新闻中心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企业内刊 员工天地 常用下载 English
 
企业内刊

《金山人》2023年1月刊
《金山人》2022年9月刊
《金山人》2022年7月刊
《金山人》2022年5月刊
《金山人》2022年3月刊
《金山人》2022年1月刊
《金山人》2021年11月刊
《金山人》2021年9月刊
《金山人》2021年7月刊
《金山人》2021年5月刊
《金山人》2021年3月刊
《金山人》2021年1月刊
《金山人》2020年11月刊
《金山人》2020年9月刊
《金山人》2020年7月刊
《金山人》2020年5月刊
《金山人》2020年3月刊
《金山人》2020年1月刊
《金山人》2019年11月刊
《金山人》2019年9月刊
《金山人》2019年7月刊
《金山人》2019年5月刊
《金山人》2019年3月刊
《金山人》2019年1月刊
《金山人》2018年11月刊
《金山人》2018年9月刊
《金山人》2018年7月刊
《金山人》2018年5月刊
《金山人》2018年3月刊
《金山人》2018年1月刊
《金山人》2017年11月刊
《金山人》2017年9月刊
《金山人》2017年5月刊
《金山人》2017年3月刊
《金山人》2017年1月刊
《金山人》2016年11月刊
《金山人》2016年8月刊
《金山人》2016年1月刊
《金山人》2015年10月刊
《金山人》2015年5月刊
《金山人》2015年1月刊
《金山人》2014年8月刊
《金山人》2014年3月刊
《金山人》2014年1月刊
《金山人》2013年11月刊
《金山人》2013年9月刊
《金山人》2013年7月刊
《金山人》2013年5月刊
《金山人》2013年3月刊
《金山人》2013年1月刊
《金山人》2012年11月刊
《金山人》2012年9月刊
《金山人》2012年7月刊
《金山人》2012年5月刊
《金山人》2012年3月刊
《金山人》2012年1月刊
《金山人》2011年11月刊
《金山人》2011年9月刊
《金山人》2011年7月刊
《金山人》2011年5月刊
《金山人》2011年3月刊
《金山人》2011年1月刊
《金山人》2010年11月刊
《金山人》2010年9月刊
《金山人》2010年7月刊
《金山人》2010年5月刊
《金山人》2010年3月刊
《金山人》2010年1月刊
《金山人》2009年11月刊
《金山人》2009年9月刊
《金山人》2009年7月刊
《金山人》2009年5月刊
《金山人》2009年3月刊
《金山人》2009年1月刊
《金山人》2008年11月刊
《金山人》2008年9月刊
《金山人》2008年7月刊
《金山人》2008年5月刊
《金山人》2008年3月刊
《金山人》2008年1月刊
《金山人》2007年11月刊
《金山人》2007年9月刊
《金山人》2007年7月刊
《金山人》2007年5月刊
《金山人》2007年3月刊
《金山人》2007年1月刊
当前位置:首 页 >> 企业内刊 >> 《金山人》2019年3月刊 >> 正文

大国重器 红色之旅感想


点击数:[1406] 更新时间:[2019/4/15]  字体:[大] [中] [小]

大国重器  红色之旅

    首先感谢集团及董事长对我的信任和栽培,让我有幸走进三一重工、铁建重工等大型机械制造公司,感受和体验不一样的文化、发展和速度,也让我体会到了不同地域发展之间的差距,引发了一些思索。
    参观三一重工集团,无论是泵车、搅拌车、搅拌站还是起重机械、土工机械等,作为中国混凝土设备制造行业或者建筑设备行业来说,三一无疑是领军者。它所创造的荣誉举不胜数,也在国外为我们祖国扬眉吐气。福岛核电站泵车支援、智利地心营救、收购大象等,都是创世之举。然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支撑这样一个集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一,科技创新,顺应发展是第一位的。从刚开始的混凝土设备,到现在的吊车设备、土工设备,三一重工应该是很好地把握了时代发展的方向。他们也在寻找突破点,也在调整和转型。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也是其成功的主要推手,也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力量。包括投入巨资建设的ECC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成为制定规则之人。二,重视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任何一项事业的实施,都离不开人才。正是靠着近5万人的集体力量,三一也创造出了今天的成绩。三,与时俱进的警觉和智能化的普遍运用。包括互联网、智能库房、平台监控等。学习了解人家的长处,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我们应尽量在这些方面进行调整的改变,以应付发展的变化。当然,对于三一出现的服务对接方面、实际问题的解决方面的不足之处,是应该引起我们反方向注意的。我们作为三一的粉丝,为什么去年在新车的采购上没有选择三一?我们身上有没有这种不好的东西出现,若有,就需要坚决予以改正。过硬的质量、优质的服务,是我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
    参观铁建重工的感受就是,一,细节严谨。从车间地坪的卫生、厂区标牌标准化、进入厂区戴安全帽等;二,从实际出发,环保循环利用,如利用修建地铁隧道等所产生的洞碴进行机制砂二次利用,确实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三、整个行业链的协同发展。如果没有好的钻头、车床,没有好的钢材、辅材,也生产不出如此大型的设备。
    对于金胜混凝土公司的交流学习,从现场厂区的管理、料场的布置,差距不大,我们还有些方面要好于他们。但有一点感受较深,从行业协会的管理来说,他们所采用的方法,我们协会也都有,并且还比他们细,为什么人家做得很好,而我们却做不下去呢?抛开政府支持力度,契约精神和诚信度也还是有所不同吧。
    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主席故居,向主席铜像鞠躬致敬。毛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建立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毛主席戎马一生,要我们学习的实在是太多了。有新的感悟的是:1、实事求是。这句话说来容易,做到很难。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既往经验、教条主义影响,时刻保持谦虚之心;2、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当心中有坚定的信念,那怕日寇列强、那怕抗美援朝,也一样被我们打败。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应铭记在心,付诸实践的。
    请允许我用这段导游的讲述,缅怀毛主席,体会他那为国家所做出的牺牲!在滴水洞门口,庞导讲起了毛主席要走时的场景:当毛主席要离开的那一天,他心情很凝重。老人家也知道这一别也许就再也回不来故乡了。他说:让我再坐一会儿吧。主席一个人就坐在这间办公室中,神情悲伤,默默无语。大家都在过道看着主席,没人敢上前。时间一分一秒地过了二十分钟,先头部队已走出好多公里。实在无法,警卫人员再次对主席说:主席,该走了啊。主席无限深情地望了一眼这儿,说:走啊走吧!真是身不由己啊!一句话,让人凄然泪下。是啊,为了新中国,主席一家六位亲人牺牲,一生只回过三次故乡,就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见上。这就是伟大的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奉献精神!生活在今天的幸福时代,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感恩伟大祖国,感谢金山集团!
                                                分享人:集团副总/汪晓田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用户名:
密  码:

 

Copyright © 2007-2008 甘肃金山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中国.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250号(时代广场12楼) Tel:0931-8477176 E-mail:master@gsjsjt.com
网站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090043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