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 红色之旅
2019年3月21日---24日,我有幸参加了董事长带领的长沙三一重工参观考察团,对长沙三一重工、金胜商砼、铁建重工、橘子洲头、韶山冲等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参观学习。现将学习心得分享如下:
身临其境的亲眼目睹了规模宏大的大国重器三一重工、铁建重工的产业园,使我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了解了三一重工和铁建重工这样的强企如何通过艰苦创业步入世界500强,成为行业龙头老大而享誉海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盛世辉煌;来到展厅,参观了三一重工最引人注目的承担了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的混凝土浇筑工程的“世界泵王”的霸气,起重量达3600吨的“世界第一吊”的勇猛,以及现身智利矿难救助遇难者的“神州第一吊”的王者防范后,步入泵车生产厂房,听不到嘈杂的机器声音,看不到众多的工人,反而是小桥、流水、花草,让我有置身田园之感。三一的生产效率之高,产品质量之高,智能化程度之高和工作环境之舒适都使人耳目一新,让我不禁为之赞叹。殊不知,制造这种高大上设备的三一重工,其前身竟然是一个名叫“湖南涟源焊接材料厂”的乡镇企业。1989年,梁稳根等4位年轻人在创办该企业时就将“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作为企业宗旨,秉持这种精神,经过短短三十年的奋力拼搏,成为今天中国第一、领先世界的机械制造强企。从“制造”走向“智能”,三一重工先人一步。数字化总装车间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现在三一集团又积极响应习总主席的号召,将其全球产能布局与“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参与100多项工程,成为“一带一路”的领军企业。
参观了三一,循着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足迹游览了橘子洲头、毛主席广场,瞻仰了庄严肃穆、魁梧高大的伟人雄姿,领略了毛主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雄才大略。感受着日月同辉、杜鹃竞放的神奇力量。参观了毛主席故居及滴水洞故园一号楼,看到了主席当年的书桌、衣柜、油灯、石磨、办公室、卧室等,都曾留下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迹,目睹着主席的这些遗物就像看到主席和他的亲人、部下们当年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场景。深深体会了毛主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家国情怀。让我们领略到“圣地”灵气和岁月的记忆。抚今追昔,我由衷地感谢毛主席。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心中油然升起了对伟人无限的敬仰,想着他的丰功伟绩,不禁驻足垂首深深缅怀主席!心中感慨: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不是他为自己得到了什么,而是为别人做了些什么。
通过参观学习我总结了大国重器的成功之道有以下几点:
1、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打破了很多民营企业只注重利润不注重企业文化的修养的观念,提出了“创造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使命和“产业报国”的精神以及“先做人,后做事”,“品质改变世界”的理念。
2、注重对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对管理和技术人员实行分档管理,从多方面体现激励的延续性、差异性、公正性、及时性、持续性等。
3、注重人力资源的经营。
4、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股市增加财富,储备资金。
5、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6、实现了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移。
7、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一切为客户着想。
对我们以后工作的启发:
1、在经营人力资源上下功夫,因为当今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2、将程序化管理转化成目视化管理,使管理更加透明,直观。
3、应用网络化,加强标准化管理。
4、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从粗放式、随机性管理转向集约化、规范化管理、走科学发展之路
5、自觉抵制市场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经营,围护行业正常秩序。
6、拓展经营领域,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7、注重细节方面工作,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通过参观学习,我觉得我们不论做人处事还是企业管理都和伟人及大国重器没法相比,我们只有不断的向伟人看齐、向强企看齐,不断的学习伟人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博大胸怀及强企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事,才会将我们的企业发展的更好。
分享人:金山建筑公司总工/张志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