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甘肃金山集团
新闻搜索:
  首 页 关于金山 金山组成 新闻中心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企业内刊 员工天地 常用下载 English
 
企业内刊

《金山人》2023年1月刊
《金山人》2022年9月刊
《金山人》2022年7月刊
《金山人》2022年5月刊
《金山人》2022年3月刊
《金山人》2022年1月刊
《金山人》2021年11月刊
《金山人》2021年9月刊
《金山人》2021年7月刊
《金山人》2021年5月刊
《金山人》2021年3月刊
《金山人》2021年1月刊
《金山人》2020年11月刊
《金山人》2020年9月刊
《金山人》2020年7月刊
《金山人》2020年5月刊
《金山人》2020年3月刊
《金山人》2020年1月刊
《金山人》2019年11月刊
《金山人》2019年9月刊
《金山人》2019年7月刊
《金山人》2019年5月刊
《金山人》2019年3月刊
《金山人》2019年1月刊
《金山人》2018年11月刊
《金山人》2018年9月刊
《金山人》2018年7月刊
《金山人》2018年5月刊
《金山人》2018年3月刊
《金山人》2018年1月刊
《金山人》2017年11月刊
《金山人》2017年9月刊
《金山人》2017年5月刊
《金山人》2017年3月刊
《金山人》2017年1月刊
《金山人》2016年11月刊
《金山人》2016年8月刊
《金山人》2016年1月刊
《金山人》2015年10月刊
《金山人》2015年5月刊
《金山人》2015年1月刊
《金山人》2014年8月刊
《金山人》2014年3月刊
《金山人》2014年1月刊
《金山人》2013年11月刊
《金山人》2013年9月刊
《金山人》2013年7月刊
《金山人》2013年5月刊
《金山人》2013年3月刊
《金山人》2013年1月刊
《金山人》2012年11月刊
《金山人》2012年9月刊
《金山人》2012年7月刊
《金山人》2012年5月刊
《金山人》2012年3月刊
《金山人》2012年1月刊
《金山人》2011年11月刊
《金山人》2011年9月刊
《金山人》2011年7月刊
《金山人》2011年5月刊
《金山人》2011年3月刊
《金山人》2011年1月刊
《金山人》2010年11月刊
《金山人》2010年9月刊
《金山人》2010年7月刊
《金山人》2010年5月刊
《金山人》2010年3月刊
《金山人》2010年1月刊
《金山人》2009年11月刊
《金山人》2009年9月刊
《金山人》2009年7月刊
《金山人》2009年5月刊
《金山人》2009年3月刊
《金山人》2009年1月刊
《金山人》2008年11月刊
《金山人》2008年9月刊
《金山人》2008年7月刊
《金山人》2008年5月刊
《金山人》2008年3月刊
《金山人》2008年1月刊
《金山人》2007年11月刊
《金山人》2007年9月刊
《金山人》2007年7月刊
《金山人》2007年5月刊
《金山人》2007年3月刊
《金山人》2007年1月刊
当前位置:首 页 >> 企业内刊 >> 《金山人》2019年5月刊 >> 正文



点击数:[1443] 更新时间:[2019/5/28]  字体:[大] [中] [小]

     家,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如果要是追溯到甲骨文时期,从象形文字上来看的话,就是房屋下面养着一只猪。但是房子在早期并不是给人或猪住的,而是族人们用来会议或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远古时期,因为野猪很难被捕到,人们通常用牛羊来祭祀;殷商时期,如果打到一头野猪用来祭祀,就非常隆重,这种祭祀的形式就叫家祭,可见古人对家就特别的重视。家之所以能演变流传至今,是因为有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各种各样的家风家训,每一种家教家风从不同角度对中华文化进行了诠释,它们是整个家族的精神图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家教家风的建立与传承一直指引与训导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如何为人、如何处世。
    家风家训从原始部落的氏族部落开始初见雏形,到了周朝时,开始提倡孝道,并十分重视社会教化。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的产生将儒教与家教完美的结合,很多家风中都注入了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随着历史的前进以及社会形态的改变与发展,许多家庭开始注重并教育子女读书学艺,将家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礼记·大学》中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如此,好多士大夫都怀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用著名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来要求儿子要勤学奋发,修养身心;北宋的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家训,教育后代;南宋的陆游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来告诫儿子在自己死后也要将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近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家风家训当属《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是晚清第一忠心名臣,一代儒学大师,其著名的《曾国藩家训》被无数仁人志士所推崇拜读,比如毛泽东与蒋介石都非常喜欢读它,甚至还将它作为他们的枕边读物。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就对如何治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今人都将学问看错了,绝大学问都在家庭日用之间。”小家里边蕴藏着大智慧,为人父母怎样教育子女,为人子女又怎样善待父母,看似平凡简单,实则深奥不易。他曾经给湖南老家的老屋取名叫“八本堂”,即:读书以训古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其中的家才是根本中的根本,和才能得以治家。他还给家人写了“八宝饭”: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就是勉励家人一定要勤学苦读,自己耕种、自己养殖;早上一定要早起,自己打扫卫生。时常敬畏自己的祖先,和邻里、亲戚、家族之间要维持和气。曾国藩认为家族兴旺最要的两个字就是:孝、悌。他还说:“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兴旺不过一代;天下商贾之家,兴旺不过三代;耕读之家,一般可以兴旺五六代;孝友之家,一般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曾国藩告诫家人这些,他自己也在践行。
    他一生都是无一日不读书,天天写日记,并且不断的反省,他的心里非常的透彻。他认为教育孩子就要从小抓起,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即使自己不懂,也要支持孩子学习,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勤以持家,做家长的要以身作则,并且多陪伴家人。曾国藩家风的传承使得曾家代代都有英才。前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就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和身心健康的培养,身为前总统的奥巴马常常忙于各种会议,不能按时回家,而她在工作事业家庭中,选择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给予孩子最好的陪伴。
    家是人生的根据地,家风家训的传承会给予我们很多的人生启迪。重视家教,重视亲情方可使我们的家族春秋长存。

■文/梁珍珍( 集团经营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用户名:
密  码:

 

Copyright © 2007-2008 甘肃金山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中国.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250号(时代广场12楼) Tel:0931-8477176 E-mail:master@gsjsjt.com
网站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090043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