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接电话

记不清自己换了多少个手机了,只记得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因为痴迷于不断更新的智能手机,一年的时间我买了11个手机。虽然不是什么名牌机,但也花费了我不少的积蓄,差不多用去了我一年工资的一半。那时候父母不过问我的收入,自己对理财规划也没有一丁点概念,由着自己的性子花销,现在想想这也算是一种成长经历吧,估计这辈子也不会再这么不理智的消费了。
四五年前,为了方便和父母联系,我们兄妹给爸妈买了手机。许是爸妈年龄大了,接触新事物确实比较费劲,教了很久,他们也只是学会了接打电话。对于收发短信之类的功能很排斥,教了几次也就不了了之了。用老妈的话说:人活到老了,对什么都看的淡了。社会发展这么快,她跟不上的东西太多了。想想也不能强求这一对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六十多岁的老人,所以父母虽然配带了手机,功能还是停留在接打电话这个阶段,我们也不会给父母发短信,因为知道他们的短信功能形同虚设。每次回家帮他们调试一下音量,充足话费,清理一下收件箱里的垃圾短信,仅此而已!
或许老一辈的人都是这样的想法:电话费很贵!没有重要的事情,爸妈是不会打电话的,就算我们兄妹打过去,看到通话时间一到十分钟以上就开始催着挂电话,怕我们花钱。而我们兄妹三个在接到父母的电话后,都会拒接,然后再回拨过去,给他们的解释就是年轻人的话费套餐都是通话流量不限量的套餐了,就算不是,也算是给父母一个善意的谎言,让他们不用担心话、拉拉家常。想家了,给父母打个电话,说说心里话,这种联系方式逐渐变成了在外打拼的一种动力,也算是一种压力释放的方式吧!有时候生活上受到委屈了,工作上碰到压力了,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就能够轻松很多。
依稀记得那是十四年前了,我刚到金山集团上班,那时候从没出过远门,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的我,第一次走出校门离开父母。每周周末晚上总是雷打不动地会给父母打个电话,一部旧手机里面只有父母和两个哥哥的号码,我的世界如同我的电话簿一样单纯。我只知道周末的这个电话能让我缓解想家的情绪,却不知道父母总会在那个时间段静待在家里的座机前等我的电话。后来有一次,工作特别忙,正好那一周是夜班,通宵的夜班让我疲惫不堪,忘记了给父母打电话。一天下午我正沉沉入睡,电话突然的响起,是家里的号码,我立马清醒了,第一感觉就是家里有什么事了,因为这是父母第一次拨我的手机号码。电话那端是老爸的声音,问我在干吗?听我说夜班在睡觉。可能是声音有点沙哑,父亲追问我是不是感冒了?听到我的否定答案后,我清晰的听见父亲在电话那端松了一口气。我问家里有什么事吗?爸爸说没事,这周你没打电话,我心里急得慌,没事,就是有些想你了!爸爸的话让我有点错愕,我长这么大,我严厉的老父亲没有对我说过一次温情的话语,这是第一次说想我了。我突然明白了,离开父母的我很孤单,然而我不在身边时的父母也很孤单。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我离开家,家里只剩下日益年迈的父母了,我眼前突然呈现出父母端着饭碗守在电话前的场景,那一刻,我责怪自己的疏忽!离开家第一次步入社会,那么多的忐忑,那么多的怯懦,我都不曾哭过,那一刻我哭了,为了我离不开的父母,更为了离不开我的父母。
前几天我去工地取样,正当我掂脚用铁锹盛取混凝土时,在泵车的嘈杂声中,我隐约听见手机在响,掏出来一看是老妈的号码,我按了拒接键,然后忙完手头的活赶紧回拨过去。老妈说在地里忙活,回来一看手机显示有五个未接电话,忘记了怎么查询谁打的,只能给我们兄妹三个挨个拨过来问问是不是我们有什么要紧事。我走到一个稍微安静的地方耐心的给她说怎么查询未接号码,可能是听我旁边很吵,怕影响我干活,她急忙催着要挂电话,说:“我记不住,也学不会,只要不是你和你两个哥哥打的就没事,其他人不管了,有事还会打过来。你赶紧忙去吧,工地上乱的很,你小心脚下不要绊倒了!”说完不等我回话,电话就断了。我想这就是天下的老父母,心里始终是自己的孩子最重要,其他的事与物已经看得很淡了。
其实,这一个简单的电话,是子女的寄托,也是父母的期盼。在我们忙碌的时候,或许很多次父母拿起电话又怕打扰我们,硬生生地压制自己,尽量不给孩子们打电话。没事多给家里打几个电话,希望父母每次拨打孩子的电话都是畅通的,希望未接电话只出现在父母的手机上,不要出现在儿女的手机上!
■文/高秀娟(金圣检测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