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莉芸(集团财务部)
与张爱玲齐名“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称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没错,是萧红。《黄金时代》里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桀骜、正面命运、勇敢爱与被爱的女子。到临终前的最后一刻。她写出: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遭尽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对黄金时代的好奇完全归于女主角是我喜欢的汤唯,然而看完之后我才被萧红的一切所吸引。中学课本里的呼兰河传,是最早接触到的萧红,只是听语文老师总是说她是一个不凡的女子。后来,了解得知,终其一生,萧红都在寻找一个能救赎她的人。然而世上的事,总不能件件如愿,真正走进她的世界,你会心生怜悯,为她不值。在别人看来,她只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循环往复过去的悲欢。但是,旁人没有办法经历他的人生,也没有办法理解他的悲欢离合,大家只看到她的悲,只字不提她的欢。悲亦或欢,我想萧红的心里明明白白,她所经历的人生里的每一个转点,哪怕只是觉得看到的希望与寄托缥缈到仿佛能被秋天的风一下子吹散,但是,或许她就是觉得那似有似无的寄托正是她来年春天的生命。
关于梦,大小,深浅。与旁人丝毫无关,诗人放过夜里的笔,眼睛放下相机,一杯热茶留下客厅,放走蒸汽。吾梦,无需印证,如同世界上唯一的,像是花鸟鱼草,仿佛根本不用泥土,他自己生长,没有办法停止不变,这就是生命,无关梦窄春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