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或多或少触动了内心深处潜伏的感悟。宅在家的那段日子,除了每天的吃饭睡觉,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翻动手机。时不时的打开百度,搜一搜当天的疫情报道,看着每天与日俱增的感染人数,内心多多少少有些惶恐不安。为逝去的生命默哀,为自己的苟延残喘庆幸,同时对自己的人生开始了一个新的审视。
疫情期间,马云风靡一时的一段语录留给了我很深的影响:他说一场疫情给所有人敲响了四个警钟。一、要存钱,不要当月光族,否则吃饭都是问题。二、要买房,否则特殊时期房东不租给你,酒店不让进。三、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发展副业,关键的时候还有退路。四、好好工作。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我开始认真地思考一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到底我需要工作还是工作需要我?
疫情前,由于家庭原因,有段时间我是处在是选择上班还是选择离职的游离状态,孩子长大了,我不再是我行我素的单独个体了,工作要干好,家庭也要兼顾。家里的老人尽心尽力的操持家务,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在孩子的学习方面的确是力不存心。我只能下班赶回家辅导女儿的功课。那段时间我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前半夜和后半夜总是在步行和赶车中度过。下班转两三次车,回到家已经八点多了,匆忙吃完饭,检查作业、辅导功课,等两个孩子入睡,我回到自己的房子,一般睡觉时间都在凌晨了,五点钟在闹铃的催促中就开始早晨的找车、赶车。由于时间太早,公交车还没运行,很多时候我只能步行半个小时赶到坐车的地方。夏天还好,冬天站在路口等车的滋味真是挺难受,冬天也从不穿棉裤的我,穿上最厚的棉裤还觉得冷。一次,平时坐的车临时有事爽约,上班的地方因为远离市区,属于出租车的冷门地带,中途转车的我打不到车,最后心一横开始步行走向单位。那一条僻静的小道洗刷了我女汉子的三观:没有路灯、没有住家户,时不时还会窜出一只受到惊扰的野狗。越走越怕,最终在老公半个多小时的视频聊天的陪伴下才走到了单位。也就是这次步行经历,老公开始走更加坚定的和我坚决对立的路线,让我放弃工作。家里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公婆都有退休金,不高但能自足,还会补贴两个孙女的消费。年底还清了银行的最后一笔房贷,老公每月都会上交五六千的工资,而我每月三千多的工资有一半是铺在上下班乘车的费用中,起早贪黑的去奔赴的这份工作就开始显得可有可无。一向能说会道的我,词穷到无法应对老公的劝责。几年前,我尝试着在下班时学着做微商,收入不多,但是也能勉强满足自己的零用钱。马云说的四个警钟偏偏就卡在了第四条。
到底应该选择做一个生活波澜不惊的家庭主妇,过那种相夫教子的生活,还是继续自己的职场生涯,做一个拒绝手心向上的独立女性。现实偏向了前者,而我的内心明确的告诉自己,我想选择后者!我需要这份工作,因为在疫情波及的失业浪潮下,我仍旧能够坐在电脑前日复一日的上班挣钱,那种踏实感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在众多因疫情迟迟不能复工的人群里,我少了辗转反侧的惆怅,多了劳累后酣睡的幸运。我需要工作,需要每月那笔稳稳到手的收入;我需要工作,因为我虽然平凡却依旧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
再苦再累,也要试着静下心去感受工作的魅力,学会享受生活,首先要学会享受工作!
■文/高秀娟(金圣检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