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之忧患-甘肃金山集团
新闻搜索:
  首 页 关于金山 金山组成 新闻中心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企业内刊 员工天地 常用下载 English
 
企业内刊

《金山人》2023年1月刊
《金山人》2022年9月刊
《金山人》2022年7月刊
《金山人》2022年5月刊
《金山人》2022年3月刊
《金山人》2022年1月刊
《金山人》2021年11月刊
《金山人》2021年9月刊
《金山人》2021年7月刊
《金山人》2021年5月刊
《金山人》2021年3月刊
《金山人》2021年1月刊
《金山人》2020年11月刊
《金山人》2020年9月刊
《金山人》2020年7月刊
《金山人》2020年5月刊
《金山人》2020年3月刊
《金山人》2020年1月刊
《金山人》2019年11月刊
《金山人》2019年9月刊
《金山人》2019年7月刊
《金山人》2019年5月刊
《金山人》2019年3月刊
《金山人》2019年1月刊
《金山人》2018年11月刊
《金山人》2018年9月刊
《金山人》2018年7月刊
《金山人》2018年5月刊
《金山人》2018年3月刊
《金山人》2018年1月刊
《金山人》2017年11月刊
《金山人》2017年9月刊
《金山人》2017年5月刊
《金山人》2017年3月刊
《金山人》2017年1月刊
《金山人》2016年11月刊
《金山人》2016年8月刊
《金山人》2016年1月刊
《金山人》2015年10月刊
《金山人》2015年5月刊
《金山人》2015年1月刊
《金山人》2014年8月刊
《金山人》2014年3月刊
《金山人》2014年1月刊
《金山人》2013年11月刊
《金山人》2013年9月刊
《金山人》2013年7月刊
《金山人》2013年5月刊
《金山人》2013年3月刊
《金山人》2013年1月刊
《金山人》2012年11月刊
《金山人》2012年9月刊
《金山人》2012年7月刊
《金山人》2012年5月刊
《金山人》2012年3月刊
《金山人》2012年1月刊
《金山人》2011年11月刊
《金山人》2011年9月刊
《金山人》2011年7月刊
《金山人》2011年5月刊
《金山人》2011年3月刊
《金山人》2011年1月刊
《金山人》2010年11月刊
《金山人》2010年9月刊
《金山人》2010年7月刊
《金山人》2010年5月刊
《金山人》2010年3月刊
《金山人》2010年1月刊
《金山人》2009年11月刊
《金山人》2009年9月刊
《金山人》2009年7月刊
《金山人》2009年5月刊
《金山人》2009年3月刊
《金山人》2009年1月刊
《金山人》2008年11月刊
《金山人》2008年9月刊
《金山人》2008年7月刊
《金山人》2008年5月刊
《金山人》2008年3月刊
《金山人》2008年1月刊
《金山人》2007年11月刊
《金山人》2007年9月刊
《金山人》2007年7月刊
《金山人》2007年5月刊
《金山人》2007年3月刊
《金山人》2007年1月刊
当前位置:首 页 >> 企业内刊 >> 《金山人》2020年9月刊 >>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之忧患


点击数:[1407] 更新时间:[2020/9/30]  字体:[大] [中] [小]

■文/梁珍珍(集团经营部)

中国人历来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这也可以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语,人与自然本就应该和谐相处,共生共存。

古人也喜欢用诗句来记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时,悠然看见了南山,他的周围也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一片和谐景象;诗人张志和打渔时,眼前是一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美好情景,他戴着青箬笠,穿着绿蓑衣,即使是斜风细雨来临,也忘了归家;诗人王维更是享受在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谧的意境之中。相信很多人都会向往这些美好和谐的画面,以及悠然自得的心境。

不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迫害。最近就看到一篇令人痛心的文章:一只昵称为Tahlequah的虎鲸在历经17个月的孕期后,诞下了虎鲸宝宝,这也是它们那个虎鲸群体3年来唯一诞生的幼鲸,但是那个备受期待的小生命,却在出生半小时后就夭折了,且让虎鲸妈妈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它拼命用头顶着孩子的身体,不让它沉入海底,它以母爱的伟大力量拖着孩子的尸体开始了为之17天的悼念之旅,终于,这位虎鲸妈妈精疲力尽再也无力托举孩子时,不得不让它沉入海底。作为人类,我们应该能够想象得到,那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撕心裂肺与悲痛欲绝的无言之苦啊!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恰恰就是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捞以及海洋垃圾、海上石油泄漏、海水污染等一系列的生态迫害,致使这一鲸群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何其痛、何其悲哉!

然而这只是其中一个个例,还有不计其数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物种面临着像虎鲸这样的遭遇,甚至有些物种已经彻底灭绝。中国近百年就灭绝了9个物种,中国犀牛、新疆虎、台湾云豹、小齿灵猫……世界上灭绝的那就更多了;我国也是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多,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会越来越少,水资源的短缺也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初期, 有原始森林7600万平方公里, 覆盖了地球大陆表面的三分之二; 到了2003年,据统计, 只剩下2800万平方公里了,特别是中国的森林资源并不丰富,天然的森林资源已经遭到的巨大的、无可复原的破坏。

在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却是一个个生命的消失,物种的绝迹,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最终这些都会反馈到人类身上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以及社会的发展。党中央也做了一系列保护生态文明的措施,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将其提升到战略层面;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也是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亲力亲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虽然生态文明已经提升了战略层面,但是结果还远远不尽如人意,事实要比我们想象的严峻的多,相信大家也不想看的有更多的失去宝宝的虎鲸妈妈的出现。所以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治理生态环境就应当“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忧患意识,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时时刻刻行动起来,如学着进行垃圾分类,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等等,让我们带着矢志不渝的信仰来携手共创美好和谐的家园。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用户名:
密  码:

 

Copyright © 2007-2008 甘肃金山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中国.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250号(时代广场12楼) Tel:0931-8477176 E-mail:master@gsjsjt.com
网站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090043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