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丹(金山建筑公司)
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热闹是别人的狂欢,孤独是自己的自由,和别人打成一片,未必能人手一个人时的孤独,有智慧的人,都喜欢独处,内心清净,便是自由。
古人云:“世间之法,独生独死,岂复有伴。”人生本就是一场迎来送往的修行,你送别人,别人送你,没有谁可以相伴一生。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敲打着瓦盆唱歌,惠子说:“你这样做,不会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人生在世,就想春秋四季,死后回归自然,我又何必哭泣?”相聚短暂,孤独绵长,学会与孤独为伍,才能找到浮世清欢。
《庄子、天运》中讲:“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不是在干枯的池塘里相濡以沫,而是在各自的江河里尽情畅游,人情世故,有太多逼不得已;世事喧器,要留些空间给自己。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做自己的知音,不必向他人寻求。
《庄子、逍遥游》中讲:“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境界高的人,有三样不在乎:不在乎自己,不在乎功绩,不在乎声名,而这三样,恰恰是普通人最在乎的东西。惠子在梁国做丞相,庄子去拜访他,有人说:“庄子来此,是图谋惠子的相位。”惠子下令全程搜捕,庄子却自己找上门来,庄子说:“凤凰只喝甘甜的泉水,只吃竹子的果实,可笑的是猫头鹰却守着腐烂的老鼠,担心被凤凰抢去。”小人之心,难度君子之腹;曲高和寡,不免对牛弹琴。境界越高,越会尝到孤独的味道,高处不胜寒。后来,惠子去世,庄子站在他坟墓前抱憾:“自你离去,我没有了可匹敌的对手,也没有了可辩论的朋友!”
人生有两大憾事,一件是不遇知己,一件是不逢劲敌。归根到底,不过是没有人和你站在相同的高度。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学会独享孤独,不必愤世嫉俗。
《庄子、让王》中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间,而心意自得。”真正的自由,是心上无枷锁,身上无繁务。一天,庄子在水边垂钓,楚王派人请他入朝,做楚国丞相,庄子说:“楚国有一只神龟,被杀后供在朝堂上,极尽尊荣,但不知,它是愿意死后被供奉,还是活在泥潭里。”使者说:“想必更愿意活在泥潭里。”庄子说:“请允许我在泥潭里吧!”
孤独,不是一种冷漠,而是一种选择。自古高士爱孤独,宁可清贫而生,也不愿意富贵相累。懂得享受孤独,就是最高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