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丽明(集团经营部)
道无古今,古今各有其道。过去未来,改变现在正好。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离不开地球。”一句话点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球上还没有人类时,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直至人类的出现,为这份美好添上了逗号。
“当路所栽荆棘树,他年必挂子孙衣”,所做过的一切事,无论好坏,都将在未来某个时刻,返还到你的身上。而此次疫情,便是自然给予人类的一份“厚礼”。
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热热闹闹是平日里都市的常态。突遭病毒袭击后,街巷稀无人,到处氤氲着冷清,邻里乡亲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由于没有人类的出现,动物们也开始成群结队的出没在大街小巷中,看着它们如此悠闲惬意,似乎并未觉得城市与森林有所不同。是啊,碧水蓝天,青山白云都曾在此长期“居住”,只是后来人类为了发展,不得已打破了这一切。如若从现在开始,百年之后,世界将重归自然,彼时生态也会恢复平衡……当然也不能从单一方面来看待问题。庐山之美不在一侧,而在整体。既然人类出现了,就一定肩负着神圣使命,要让世界因我们而更加美丽才对!
其次,在当今这个时代,“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放缓,但人类成长的脚步不能不赶。”经济随着人类不断成长,而一起成长。就好比种庄稼,庄稼需要人来呵护养育。人也一样需要粮食来维系生命。如果人都病了,即使粮仓堆满,又有何意义?因此人类的思维不仅要快速成长,还要突破固有的思维,回归自然的层面。懂得灵活变通,也要懂得遵循变亦未变的道。
而信息数字化,便是变亦未变的道。以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现在应该是如何更好的生存下去。在人类长期无休止的破坏大自然的同时,大自然也在回击人类。每逢太平时,人类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遇上天灾,却又无可奈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沉浸幸福太久,容易忘却曾经的饥寒,懈怠太久,容易忘失奋斗的初衷。
“饱暖思淫逸,饥寒起盗心”。不懂居安思危,便不懂安从何而来。就像未经汗水浇灌的花,永远都缺少一种自强不息。众人安即为我心安,身边人都过不好,自己又如何能好。
灾难来临,愿人人皆是强者,圣者。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当然更希望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万物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