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镙丝-甘肃金山集团
新闻搜索:
  首 页 关于金山 金山组成 新闻中心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企业内刊 员工天地 常用下载 English
 
企业内刊

《金山人》2023年1月刊
《金山人》2022年9月刊
《金山人》2022年7月刊
《金山人》2022年5月刊
《金山人》2022年3月刊
《金山人》2022年1月刊
《金山人》2021年11月刊
《金山人》2021年9月刊
《金山人》2021年7月刊
《金山人》2021年5月刊
《金山人》2021年3月刊
《金山人》2021年1月刊
《金山人》2020年11月刊
《金山人》2020年9月刊
《金山人》2020年7月刊
《金山人》2020年5月刊
《金山人》2020年3月刊
《金山人》2020年1月刊
《金山人》2019年11月刊
《金山人》2019年9月刊
《金山人》2019年7月刊
《金山人》2019年5月刊
《金山人》2019年3月刊
《金山人》2019年1月刊
《金山人》2018年11月刊
《金山人》2018年9月刊
《金山人》2018年7月刊
《金山人》2018年5月刊
《金山人》2018年3月刊
《金山人》2018年1月刊
《金山人》2017年11月刊
《金山人》2017年9月刊
《金山人》2017年5月刊
《金山人》2017年3月刊
《金山人》2017年1月刊
《金山人》2016年11月刊
《金山人》2016年8月刊
《金山人》2016年1月刊
《金山人》2015年10月刊
《金山人》2015年5月刊
《金山人》2015年1月刊
《金山人》2014年8月刊
《金山人》2014年3月刊
《金山人》2014年1月刊
《金山人》2013年11月刊
《金山人》2013年9月刊
《金山人》2013年7月刊
《金山人》2013年5月刊
《金山人》2013年3月刊
《金山人》2013年1月刊
《金山人》2012年11月刊
《金山人》2012年9月刊
《金山人》2012年7月刊
《金山人》2012年5月刊
《金山人》2012年3月刊
《金山人》2012年1月刊
《金山人》2011年11月刊
《金山人》2011年9月刊
《金山人》2011年7月刊
《金山人》2011年5月刊
《金山人》2011年3月刊
《金山人》2011年1月刊
《金山人》2010年11月刊
《金山人》2010年9月刊
《金山人》2010年7月刊
《金山人》2010年5月刊
《金山人》2010年3月刊
《金山人》2010年1月刊
《金山人》2009年11月刊
《金山人》2009年9月刊
《金山人》2009年7月刊
《金山人》2009年5月刊
《金山人》2009年3月刊
《金山人》2009年1月刊
《金山人》2008年11月刊
《金山人》2008年9月刊
《金山人》2008年7月刊
《金山人》2008年5月刊
《金山人》2008年3月刊
《金山人》2008年1月刊
《金山人》2007年11月刊
《金山人》2007年9月刊
《金山人》2007年7月刊
《金山人》2007年5月刊
《金山人》2007年3月刊
《金山人》2007年1月刊
当前位置:首 页 >> 企业内刊 >> 《金山人》2021年11月刊 >> 正文

一颗镙丝


点击数:[1427] 更新时间:[2021/11/23]  字体:[大] [中] [小]

■文/汪晓田(集团经营部)
最近上映的电影《长津湖》,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和对那段特殊年代的回忆。但长津湖战役讲的是正面战场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并且有些地方为了达到艺术效果进行了一定的技巧处理,反倒给我有些太过而不真实的感觉。而我讲的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只不过是属于后勤保障的铁道兵。 
俗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央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队进入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为了保障运送物资的车辆通行,铁道兵第一师奉命提前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执行战区保障任务。自志愿军入朝后采取“出其不意、穿插机动”方针,第一阶段取得清川江战役、长津湖战役等五次战役的全面胜利,将骄狂自大 的麦克阿瑟打了个晕头转向,也将联合国由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以南,甚至一度打到北纬三七度线以南,成功占领汉城。五次战役以进攻为主的第一阶段的胜利,也让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认识到志愿军的作战力量并慎重对待。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换,调由二战中身经百战的李奇微任总司令。李奇微在认真研究了前面五次战役的失败原因后,发现了我军后勤补给不足的弱点,针对“礼拜攻势”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磁性战术”,在边退边打中消耗我军补给,一旦我军补给出现不足立即就地进行反攻。这一有针对性的战术,加上后勤补给线的加长,也使我志愿军不得不采取战略防御,从而进入第二阶段。从1951年6月11日至1953年7月27日,双方互有胜负,战争进入胶着状态。这时考验的就是两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包括人员、物资、装备等。为了给前线将士筹集粮食,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炒炒面、运土豆。东北重工业基地更是加班加点生产枪炮弹药,送往前线。由于我们国家刚刚建国,运输力量只能采用老火车、汽车运送。李奇微针对我军没有制空权的弱点,展开“空中绞杀战”,对我后勤保障车辆、道路、桥梁,日夜进行狂轰烂炸。为了保障运输线,铁道兵冒着生命危险抢修铁路,白天利用敌机轰炸间隙抢修铁路、桥礅,使得物资装备能源源不断送到前线战士手中,确保了战争的胜利。他们为了战争的最后胜利献出的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涌现出的一级战斗英雄杨连弟等英雄人物,他们同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人民英雄。而今天我讲的是另一位英雄——铁道人镙丝史阜民。 
时间回到1952年12月,史阜民所在连队驻守在价川地区负责抢修铁路。有一天,满蒲线33公里桥又被敌人的飞机炸掉了两孔钢梁。这座联结着介川以北的3条铁路的大桥再次被切断,意味着前方十几万战士没有后勤补给的严重局面。而上级通知,有18列满载军用物资的车辆要从这座桥上通过。史阜民火速带领全连战士连夜进行抢修,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抢修,大桥上的钢轨基本修好,就剩最后一根钢轨一连接就可以通行了。但就是这最后一根钢轨连接中却出现了问题——这根37公斤的钢轨因型号不一无法对接。紧急中,大家想出一个应急办法:在两轨间用两个螺丝接上一个道岔尖,先让列车通过。可是,从现场找到合适的螺丝谈何容易?费尽周折找到的螺丝不能使用。而这时,后方通知18列火车已进入车站,急等着过江。若在黎明前通不过大桥,就有被敌机炸毁的危险。大家心急如焚的却也没有办法,只有看着连长史阜民。史阜民心中也是焦急万分,他好像看到那18列火车冒着滚滚浓烟呼啸而来,却一下斜倒在桥上的景象。怎么办?他拿着手中的螺丝扳子,猛力地砸向了钢轨。叮,一阵清脆的钢铁声响,让他猛然一喜,他拿着手中的螺丝扳手看了看,大喊一声:“快,大家把钢轨对齐,我有办法了。”他跑步来到钢轨边,把螺丝扳手尖端插入道岔尖与钢轨对接的孔眼里。可由于没有丝头固定,不是很牢固。正当他们找寻固定的工具时,桥头上已亮起了绿色的信号灯,汽笛一声长鸣,第一列火车开过来了。“来不及了,当个活螺丝钉,就是死也让这18列火车过桥!”史阜民使出全身力气,两手紧紧抓住扳手,用劲全身力气将扳手尖深深地插在钢轨的孔眼里。 第一列火车冒着滚滚浓烟驶了过来,呼啸着直向史阜民头顶压过来,压得钢轨在枕木上直跳,两边相连的钢轨头也是疯狂震动,插在孔里的扳手尖老向外蹦。若有半点松劲,扳手尖将会被挤出,他也将会卷入轮下,整列火车将翻下桥底……史阜民咬紧牙关,双脚用力蹬住地面,双手紧紧抓住螺丝扳手,震动的钢轨快要将他虎口震裂,火车上的铁条将他的棉大衣刮去了一大块,肩头也刮破了,痛的难受。但他没有退缩,他就像一名坚守阵地的战士,牢牢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扳手就是他的武器,他要用他的扳手,打赢这场战斗。第二列火车又来了,第三列也紧接着过来了,他感觉整个大桥整个大地都跟着火车震动起来了,他的手脚也都快冻僵了,脑子里一阵阵发晕,但他内心的信念一直在激励着他:坚持住,我要赢得这场战斗。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绝不当逃兵,我绝不能丢掉阵地,我在阵地在。 整整一个半小时,史阜民用他那钢铁般的意志,钢铁般的肢体,将他整个生命化做一颗“螺丝钉”,紧紧地锲在两根钢轨间,保证18列火车的安全通过。哪怕那18列火车压向他头顶,任那车底排气管喷的热水,烫破了他的头、脸。耳膜撕破了,脑袋震懵了,全身上下没有感觉了,但只要那颗滚烫的心脏在跳动,他就不会退缩,他就不会言败——同前线的英雄一样,他守住了他的阵地!他也是人民英雄!
是的,他就是这样一名英雄!一名光荣的人民志愿军——史阜民! 
正是有这样千千万万英雄的人民志愿军,才赢得了那场艰苦卓越绝的战争,赢得了今天的国际地位,也才换得了我们七十年的和平发展和今天的繁荣昌盛! 
当我们以观看电影的方式回看那场立国之战时,我们最应该坚信的是:祖国必胜!人民必胜!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用户名:
密  码:

 

Copyright © 2007-2008 甘肃金山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中国.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250号(时代广场12楼) Tel:0931-8477176 E-mail:master@gsjsjt.com
网站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090043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