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院子-甘肃金山集团
新闻搜索:
  首 页 关于金山 金山组成 新闻中心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企业内刊 员工天地 常用下载 English
 
企业内刊

《金山人》2023年1月刊
《金山人》2022年9月刊
《金山人》2022年7月刊
《金山人》2022年5月刊
《金山人》2022年3月刊
《金山人》2022年1月刊
《金山人》2021年11月刊
《金山人》2021年9月刊
《金山人》2021年7月刊
《金山人》2021年5月刊
《金山人》2021年3月刊
《金山人》2021年1月刊
《金山人》2020年11月刊
《金山人》2020年9月刊
《金山人》2020年7月刊
《金山人》2020年5月刊
《金山人》2020年3月刊
《金山人》2020年1月刊
《金山人》2019年11月刊
《金山人》2019年9月刊
《金山人》2019年7月刊
《金山人》2019年5月刊
《金山人》2019年3月刊
《金山人》2019年1月刊
《金山人》2018年11月刊
《金山人》2018年9月刊
《金山人》2018年7月刊
《金山人》2018年5月刊
《金山人》2018年3月刊
《金山人》2018年1月刊
《金山人》2017年11月刊
《金山人》2017年9月刊
《金山人》2017年5月刊
《金山人》2017年3月刊
《金山人》2017年1月刊
《金山人》2016年11月刊
《金山人》2016年8月刊
《金山人》2016年1月刊
《金山人》2015年10月刊
《金山人》2015年5月刊
《金山人》2015年1月刊
《金山人》2014年8月刊
《金山人》2014年3月刊
《金山人》2014年1月刊
《金山人》2013年11月刊
《金山人》2013年9月刊
《金山人》2013年7月刊
《金山人》2013年5月刊
《金山人》2013年3月刊
《金山人》2013年1月刊
《金山人》2012年11月刊
《金山人》2012年9月刊
《金山人》2012年7月刊
《金山人》2012年5月刊
《金山人》2012年3月刊
《金山人》2012年1月刊
《金山人》2011年11月刊
《金山人》2011年9月刊
《金山人》2011年7月刊
《金山人》2011年5月刊
《金山人》2011年3月刊
《金山人》2011年1月刊
《金山人》2010年11月刊
《金山人》2010年9月刊
《金山人》2010年7月刊
《金山人》2010年5月刊
《金山人》2010年3月刊
《金山人》2010年1月刊
《金山人》2009年11月刊
《金山人》2009年9月刊
《金山人》2009年7月刊
《金山人》2009年5月刊
《金山人》2009年3月刊
《金山人》2009年1月刊
《金山人》2008年11月刊
《金山人》2008年9月刊
《金山人》2008年7月刊
《金山人》2008年5月刊
《金山人》2008年3月刊
《金山人》2008年1月刊
《金山人》2007年11月刊
《金山人》2007年9月刊
《金山人》2007年7月刊
《金山人》2007年5月刊
《金山人》2007年3月刊
《金山人》2007年1月刊
当前位置:首 页 >> 企业内刊 >> 《金山人》2021年11月刊 >> 正文

我家的老院子


点击数:[1418] 更新时间:[2021/11/23]  字体:[大] [中] [小]

■文/滕志娟(集团物资部)
我们来到老家院子,大门一开,满树的杏花和李子花,一簇簇的开满枝头,艳态娇姿,胭脂万点,笑迎主人的到来!老家院子不算太大,地里栽了好几种树,有苹果树、李子树、杏树、枣树、香果树等。香果树还是奶奶种的,记得小时候是从二姑家移来的,现在每年秋天我们都能吃上新鲜香果。三十多年了,奶奶种的那棵香果树,还在老院子里看家呢。我家的老房子十几年没人住了,是农村普通房屋的结构,听奶奶说盖这房子还是凑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有一部分木料还是大爷从黄河水里捞上来的。房子是盖好了,可屋子到外面的台阶还是土坯,好像是在我两岁的时候才打成水泥台阶的。 
等我们记事的时候,家里已是另一番景象了。老房子至今还保留着原貌,这房子曾经住过三代人,爷爷、奶奶、父母亲、我们姊妹三个。大家都在一起生活,虽然家里条件一般,但温馨热闹。因为父亲治家比较严谨,我们都很听话。直到2004年父亲找邻庄的一户人家换来宅基地,地基是盖楼的标准,一下盖了十几间房,房子明亮又宽敞,还有单独的库房。老院子虽然破旧了。但是那种亲切感随处可以找到。睡过的大炕,装过粮食的三头大柜,老式家具摆件,墙上的老旧照片足有五代人的影子,大炕上放着奶奶的古董箱,有些都是老辈的人留下来的。还有一个双开门的炕柜,深红色的漆釉,上面的图案不清晰但足以看的清楚,画着古代人的装束,听母亲说有一次街上收以前年代的物件,她差点给买了。这可是见证了我们几代人的稀罕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家里的碾子(碾槽),小时候家里所有需要碾碎的东西全靠它了,父亲的力气大,每次都是父亲坐在椅子上,两只脚踩在碾轮的把子上一下一下把东西碾碎(生姜片、花椒、芝麻、药渣),我们觉得好奇总是过来围观,就是觉得很有意思。等我们长大一些了,奶奶年龄大了吃不了硬东西,我们就学着父亲的样子把核桃仁碾碎装在小碗里,让奶奶品尝核桃的味道。这老宅子记载着我们的成长史,它蕴藏着几代人的气息和足迹…… 
屋梁上的燕子每年如期而至,那来来去去的精灵,它偶然间的落户,给家里带来了灵气,带去了季节的交替,展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人事的必然轮回,增添了春种秋收的希望,但现在只能是回忆了!干净整洁的院落,家里的水窖旁有奶奶种的喇叭花、还有母亲栽的牡丹花,各种花卉按季节开放,满园春色,生气勃勃,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往事只能回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显凉意,遮盖半院子的葡萄树。春天到了,埋了一冬天的葡萄枝,父亲用铁锨小心的抛开压在上面的土,枝条上已经发出了豌豆大小的黄芽儿,父亲小心翼翼的把每一根枝条取出来,又一次搭上了架。过几天小黄芽舒展成叶子,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孕育出一串串青涩的绿珠,夏天我们坐在葡萄架下乘凉,一缕缕微风吹过,带来淡淡花香。暑假到了,孩子们一个个都来了,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熟了。父母亲看着孙儿们吃着酸甜可口的葡萄,听着他们打闹的嬉笑声,坐在台子边上,手摇着芭蕉扇露出慈祥微笑…… 
“孩子们,吃饭了,吃饭了”,这是母亲在喊,厨房门口一张桌子上已经摆好了手擀凉面和几个炒菜,奶奶烫好的芥末,发出一股炝鼻子的辣香味,还有洗好的天然蘑菇、腌缸肉炒韭菜,非常好吃,揉好的水萝卜茵子,放上点蒜泥辣椒面用热油一炝,浇上点老陈醋一拌,哪个清凉爽口的感觉,至今还留存在味蕾上,再浇上母亲拿手的紫菜鸡蛋汁子羹,一盘子不够再来一盘,儿时的味道真香,时过境迁,老院子的情景历历在目!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用户名:
密  码:

 

Copyright © 2007-2008 甘肃金山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中国.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250号(时代广场12楼) Tel:0931-8477176 E-mail:master@gsjsjt.com
网站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090043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