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文化-甘肃金山集团
新闻搜索:
  首 页 关于金山 金山组成 新闻中心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企业内刊 员工天地 常用下载 English
 
员工天地

学习园地
员工之家
活动纪实
劳动最美
金山之星
当前位置:首 页 >> 员工天地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中国武术文化


点击数:[1373] 更新时间:[2017/2/12]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武术文化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武术,仿佛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实只要试着去了解和学习,便会体味到其中的乐趣和文化气息。因为表弟喜欢武术,便在他那里了解一些武术文化的知识。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个优秀民族传统项目。在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传说炎黄时代,东方有个以野牛为族徽的蚩尤部落,崇尚武技,勇猛善斗,特别善于徒搏角抵(摔跤)。他们头戴牛角或剑戟样的装束,当与人交斗时,除用拳打、脚踢外,最善抓扭对方,用头顶触对方,使之不敢接近。后人称其为“蚩尤戏”。蚩尤的角抵是一种徒手搏斗,包含踢、打、摔、抵、拿等多种方法,既可用于战场,又可用于平时演练,对后世对抗性项目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进入阶级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兵器的改进,武术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商周时期,由于青铜业的发展,出现了矛、戈、戟、斧、钺、刀、剑等精良兵器,以及运用这些器械的方法,如劈、扎、刺、砍等技术,还有了较量武艺高低的比赛。

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武”被赋予一个不好的定义,那就是战争(特指侵略性的战争)。实则不然。武,止戈为武;术,思通造化、随通而行为术。武术就是军事技术,也就是古代战争技术。所以兵器被称为武器,军事被称为武事,军备也被称为武备。所以,武,本意就是拿起武器奔跑,去战争,去杀伐。所以武术即为杀伐之术。也为战争之术。有人认为武通舞,其实牛头不对马嘴。武不通舞,舞是娱乐,是非必要的娱乐活动。而武是古代的生存技术之一,是必要的军事技能。国之大事,在戎在祀。说的就是武术的重要性。

习武必先习德,古代乱世不乏许多武艺高强之人,其中有些人希望可以通过所学之武保家卫国,将其称之为英雄;而另有一部分自恃功夫高而搞侵略,将其称之为莽夫。

现代武术特指表演武术,在电影未出现之前,主要是以舞台戏剧形式呈现。因为戏曲、戏剧在民间中广泛传播,而真正的武术一直属于皇室贵胄秘而不传之技,所以民间难得以窥真武;及至后来电影艺术对“中国武术”、“中国功夫”的广泛传扬,让套路、表演类的“武术”在一般人当中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导致现代人对中国武术的概念被表演化、套路化。但在民间,一直有修习中国传统武术的群体,仍然秉持其不献演、不竞技的传统操守,内敛恭肃,在民间广泛传扬。

习总书记讲到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通过对武术的了解,不仅可以知道中华武术能够健体强魄,可以知道从古至今中国的历史环境和人们思想的变化历程,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

■文/梁珍珍(集团行政事务部)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用户名:
密  码:

 

Copyright © 2007-2008 甘肃金山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中国.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250号(时代广场12楼) Tel:0931-8477176 E-mail:master@gsjsjt.com
网站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09004337号-1